房地產開發行政規劃風險由誰承擔,目前尚無具體規定。應通過具體案例加以觀察,并通過案例加以介紹,以便更好地理解。1999年3月18日,原告文化中心與被告**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某縣文化中心房屋開發合同》。雙方約定,原告應向被告提供重建開發用地,被告應免費向原告提供一至八層建筑面積1360平方米的房地產,交付期為12個月。隨后,被告向原告交付了一套建筑面積901.26平方米、1至6層的房產。原告起訴,要求被告交付不足面積的房產或按現行市場價格賠償。被告某縣**工業發展有限公司認為,其未交付面積不足的房產是由于行政規劃,即合同約定該項目為8層,建設部門批準只能建6層。雙方簽訂的合同性質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雙方應分擔風險,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房地產開發行政規劃風險由誰承擔?對此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由開發商承擔。被告縣**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未按約定將建筑面積1360平方米的房產交付原告的,應承擔將建筑面積1360平方米的房產交付原告的責任或按現行市場價格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行政規劃風險應由房屋開發合同雙方共同承擔。雙方簽訂的合同性質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原告和被告應分擔風險。被告沒有違約,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分析]
同意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I.《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當事人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不得轉讓承擔經營風險,但只收取固定利息,應視為土地所有人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可見,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性質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而非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原告所在的某縣文化中心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收益。二是雙方約定,原告所在的某縣文化中心應為被告所在的某縣**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重建開發用地,被告應免費向原告提供一至八層房屋,建筑面積1360平方米。雙方僅約定原告提供土地使用權,被告交付1360平方米房屋,未約定原告承擔風險。被告未能交付面積不足的房產是行政規劃造成的,風險應由被告承擔。綜上所述,被告縣**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應承擔開發過程中的行政規劃風險。被告不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構成違約的,應當承擔向原告交付欠繳面積財產或者按照市場價格賠償的責任。
基于上述介紹,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應承擔行政規劃風險。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將對房地產開發行政規劃風險的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這方面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律師網,他會給你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拆遷補償是怎樣計算的
2021-02-26拆遷安置房的優勢有哪些
2021-01-15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