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調解該何去何從?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會員擔任或者全體職工選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會員或者雙方選舉產生。相關法律法規: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求工會或者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解決協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調解、不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不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十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二)依法成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三)在鄉鎮、街道設立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會員擔任或者全體職工選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會員或者雙方選舉產生。第十一條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是公正廉潔、接觸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第十二條當事人可以書面或者口頭申請勞動爭議調解??陬^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爭議事項、申請調解的理由和時間。第十三條調解勞動爭議,雙方應當充分聽取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指導和幫助達成協議。第十四條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訂立調解協議。
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字、調解組織蓋章后生效。本合同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并由雙方共同履行。
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后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第十五條調解協議達成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第十六條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支付,經調解達成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依照調解協議依法秩序。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車輛可以買保險嗎,買保險的技巧
2021-01-02要約收購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1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房子是老人的名字動遷怎么辦
2021-03-03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