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證據的收集在仲裁或訴訟中是有效的,勞動者最重要的環節是如何就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向行政機關提供證據,這在法律上稱為“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訴訟請求提供證據”,可以看出,證據主要由提出訴訟請求的當事人提供。證據不足,可能導致敗訴。證明勞動關系事實的證據在實踐中,未簽訂勞動合同,是追討拖欠工資還是被非法辭退,都涉及到如何證明職工與單位之間勞動關系事實的問題。那么,既然沒有合同,怎么證明呢?很顯然,勞動合同并不是證明彼此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唯一憑證。只要你有以下幾種證據,也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訴。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員工工資支付花名冊)、各類社會保險費繳納記錄;
2)用人單位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向勞動者證明身份的證件;
3)用人單位的招聘“登記表”,工人填寫的“申請表”和其他招聘記錄;
4)出勤記錄;其他工人的證詞等。
客觀地說,只要有上述五項證據,就可以獨立成立。但是,為了避免低估“孤立證據”的效力,建議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證據相互印證。例如,如果你有另一個“孤立的證據”和同事的證詞,它將更加有力。
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
所謂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一般來說,是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損害勞動者權益的證據,如扣發工資、拖欠工資、未支付加班費等,未付保險費等如何證明這些損害事實確實存在?此時,您應考慮提交相關的加班補償證明、補償證明、工作起止日期證明、工人名單、工作天數和應付工資金額證明、拖欠勞動報酬具體金額證明等,用人單位未及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致使勞動者未及時領取失業補償金或者造成其他損失的,勞動者還應當保存有關清單、文件、現場調查記錄,等等
什么是“舉證倒置”
一般來說,在民事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是按照“誰主張,推薦證據”的原則,即提出請求的當事人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請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否則,法律將不支持你的要求。但由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其舉證責任并不完全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為在許多案件中,勞動者很難獲得充分的證據。因此,在實踐中,雖然是勞動者提出索賠,但勞動者不承擔舉證責任。為了避免敗訴的法律后果,用人單位必須提供相反的證據證明勞動者的訴求不能成立,這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如何有效收集勞動爭議證據”問題的回答。如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需要收集的證據包括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損害事實的證據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淡化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2021-03-14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在中國警察過度執法怎么投訴
2021-03-12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