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勞動訴訟包括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兩項特殊法律制度。
勞動仲裁,又稱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的請求,對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依法作出判決和裁決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勞動訴訟,又稱勞動爭議訴訟,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審理、判決勞動爭議案件,對當事人具有強制執行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審前仲裁制度。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先將爭議提交勞動仲裁機構仲裁。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未經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后,十五日內不起訴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否則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事人十五日內起訴的,仲裁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對勞動爭議進行綜合審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響。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區別如下:
1。行政性特征是仲裁機構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也就是說,組織是“三方”的,在原則、政策、法規上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性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決權,仲裁機構的裁決將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的,強制執行。勞動爭議具有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管轄權。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不同的原則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有:①先調解原則;②少數服從多數原則;③及時性原則。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基礎。程序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交付后,仲裁程序終止。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申請,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一審后,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當對一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醫療事故中的過失是如何的
2021-03-10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保戶須知
2021-03-25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