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保險市場上,人身意外險是一種重要的保險類型,壽險合同中經常出現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意外死亡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因此,如何理解“事故”一詞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保險公司通常將“事故”定義為外部的、不可預見的、意外的和非預期的客觀事件。但是,這一定義并不能解決造成事故和結果事故這一保險條款和《保險法》所指的事故。也就是說,事故分為原因事故和結果事故。究竟哪個事故應該由保險公司賠償?
法院判決的第一起自殺案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原因事故是保險公司應該賠償的事故,但結果事故不屬于。恐怕這種觀點有問題。筆者認為,造成事故與結果事故以及賠償的關系應是:造成事故的,結果應是事故,因為原因和結果都是事故,保險公司應賠償。這一觀點與法院認定的事故并無不同。例如,如果有人走在路上,被村里頑童的導彈意外打傷,保險公司應該賠償。此時,頑童導彈擊中人為原因。對于平時在路上行走的被保險人來說,受傷原因是意外。而這一原因造成的傷害結果也出人意料,因為沒有人會指望在正常的道路上行走時會受傷。
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原因不是意外,例如,原因行為是被保險人故意造成的,但結果超出了被保險人的預期,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筆者擬將致因行為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致因行為不是意外事故,但被保險人不是保險人,保險人已經意識到如果他實施了該行為,他將處于危險之中。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貝勒(馬塞爾)海登有限公司1978年,一名員工喝了很多酒,然后開車上路。在一個拐角處,汽車開得太快,失控,導致了一場車禍。該雇員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因此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不承認事故為意外傷害。法院認為,被保險人醉酒駕駛是故意的,被保險人可以意識到醉酒駕駛會使自己處于危險狀態。雖然對被保險人來說,事故的結果出乎意料,但故意酒后駕車和明知危險狀態存在這兩個理由足以支持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第二種情況是,原因行為屬于非事故行為,但被保險人實際上并不期望如果自己實施該行為,會處于危險境地。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保險公司應支付。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案例(1893)。在這種情況下,被保險人彎腰撿起一個孩子扔下的子彈時扭傷了膝蓋。由于他的膝蓋過去從未出現過任何問題,被保險人認為是意外事故,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認為,被保險人俯身撿起子彈的行為是其主動故意行為,屬于故意行為,不應賠償。法院判決,雖然被保險人彎腰撿起子彈是一種無心、故意的行為,但其從來沒有打算或預期撿起子彈的行為會扭傷膝關節。也就是說,雖然原因行為是故意的,但結果卻超出了被保險人的預期。被保險人不知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保險人應當對故意行為進行賠償。該案已成為英美法系事故認定的經典案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婚犯法嗎
2020-11-16對醫療事故罪如何申訴,發生醫療事故罪如何向法院起訴
2021-01-14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