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出讓取得的出讓金,30%上繳中央財政,70%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專門用于耕地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是指拍賣公告、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公開競買、土地使用者根據競買結果進行競買的行為。拍賣模式引入了競爭機制,消除了人為干擾,政府也能獲得最高收益,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該方法主要適用于投資環境好、利潤大、競爭力強的商業、金融、旅游、娛樂用地,尤其是大中城市黃金地段。二是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出讓人)發布招標公告,邀請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出讓的行為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根據招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指在規定期限內,符合出讓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受讓人)應當按照出讓人提出的條件,以密封的書面投標方式競買某地塊的使用權,招標小組通過開標、評標確定中標人。招標內容由招標小組確定。它只能指定價格,也可以指定價格并提出規劃設計方案。開標、評標和決定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招標方式主要適用于一些大型或重點開發計劃和投資項目。三是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是讓人民群眾發布掛牌公告,按照公告規定的期限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公布出讓土地的交易情況,接受競買人的競買申請,更新掛牌價格,并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競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協議轉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意向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代表人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意愿的轉讓方式,國有土地代表與意向受讓人協商、討論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有關事項。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性項目、非營利性項目和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需要扶持和優惠的項目。以此方式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出讓價格。為避免不正當競爭、濫用職權謀取私利和國有資產流失,有必要對土地使用權的協議轉讓進行限制,因為沒有競爭機制,沒有公示,人為因素很多。協議、競價、拍賣、掛牌是使用權轉讓的四種法定方式。在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具體實施中,由國有土地代表根據法律和實際情況決定使用何種方式。對于地理位置優越、投資環境好、預期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塊,一般采用招拍掛方式;反之,可適當采用協議方式。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出讓取得的出讓金,30%上繳中央財政,70%交給專門從事耕地開發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