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存在本身的意義,就是要讓一些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通過我國法律的制度,能夠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才是法律真正的意義。但是在生活當中總是有一些人知錯不改,在被判處刑罰以后,繼續實施作案。在下文當中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在我國規定緩刑如何計算累犯?
一、在我國規定緩刑如何計算累犯?
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兩種。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2、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過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該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判處緩刑的人實際上并沒有執行刑罰。所以不算累犯。
二、累犯適用緩刑嗎?
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定,因為刑法第六十五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在再犯應當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應從重處罰,但過失犯罪除外。
從發條分析是前罪已經“執行完畢或赦免后”的犯罪是已經“實際”執行完畢。
《刑法》第六十七條相關規定是: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從法條分析“不再執行”就是沒有執行過,既沒有“實際”執行。所以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定。。
三、緩刑期間又犯罪怎么處理?
我國《刑法》第77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判處緩刑的人,實際上并沒有執行刑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并構成累犯。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執行完畢以后五年之內如果又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話,那么就構成了累犯,對于累犯,一般法院會從重進行處罰。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確定勞動關系依靠什么樣的事實依據
2020-11-22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