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當地耕地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
根據《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本著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政府作為合同中的出讓人,與土地使用者即合同中的受讓人具有同等的地位。只有雙方同意,轉讓合同才能成立。雖然政府在合同中表達了國家意志,但合同中的國家意志只是土地所有人的意志,對另一方不是強制性的。未經受讓人同意,國家的單方面意愿既不能構成合同,也不能約束他人。轉讓合同規定了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轉讓人與受讓人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違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目的是設定房地產權利。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的目的是取得特定土地的占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政府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是為了實現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受讓人在支付出讓金的前提下,取得土地所有權的部分權利和功能,實現用益物權的目的。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僅是民事合同,而且是民事合同中的物權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項重要的合同。《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土地使用者繳納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因此,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只有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登記證和土地使用證后才能發生。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耕地開發。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土地出讓金返還相關知識匯總
2021-02-13拆遷補償協議可以從房產局調取嗎
2020-11-12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