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土地出讓糾紛的途徑有哪些。
協商解決是指土地出讓糾紛的雙方當事人應當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礎上,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采取其他方式解決爭議之前,雙方直接協商解決爭議。當然,在采取其他方式解決爭議的過程中,只要雙方愿意,可以繼續通過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爭議。采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可以大大減少雙方解決糾紛的時間、精力和成本,有利于及時化解矛盾,維護雙方的正常關系。
2。
在土地出讓糾紛中,雙方不愿協商解決,或協商不成。例如,如果一方當事人達成協議通過協商解決爭議后反悔,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爭議。調解是我國解決糾紛的傳統方式。通常雙方都會選擇相互信任的第三方作為調解人,了解糾紛,進行調解,說服雙方相互了解并做出適當讓步,雙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通過調解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必須堅持自愿原則,在雙方充分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調解員可以是任何單位或個人。一般來說,公正、受尊重的人可以擔任調解人,主持調解,贏得雙方的信任。《農村土地承包法》特別指出,當事人可以向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申請調解解決糾紛。究其原因,主要是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具有依法調解和解決民事糾紛的職能。由于村民委員會熟悉情況,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此村民委員會作為調解人有利于及時、合理地解決糾紛。鄉鎮人民政府是農民的基層政權組織。承擔農村土地承包的基礎管理工作,掌握承包等基本信息,熟悉土地承包情況。鄉(鎮)政府進行的調解,特別是不屬于同一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之間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具有其他組織和個人所不具備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因此,一般來說,同一村、同一組村民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可以由村民委員會解決;不同村村民之間、村民與其他單位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可以由鄉(鎮)人民政府解決。
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及時邀請雙方當事人簽訂書面協議,幫助和督促雙方自覺履行協議,徹底解決爭議。無論由誰主持調解,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均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如果雙方都愿意履行協議,在協議成功履行后,爭議將得到徹底解決。調解協議達成后,當事人一方食言不愿履行的,或者調解后未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
土地出讓糾紛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鑒于勞動爭議和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特殊性,《仲裁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勞動爭議和農業承包糾紛的仲裁應當另行規定”,因此,明確了《仲裁法》不適用于農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仲裁,不同于仲裁法規定的一般商事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土地承包與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土地承包沒有明確的區分。目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尚無統一立法。”在實踐中,地方政府主要依據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決策。具體做法基本相同,但也有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條原則上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仲裁,為制定統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仲裁辦法提供了立法依據和原則。同時,有關部門正在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仲裁的具體辦法。
4。法庭訴訟。在土地出讓糾紛中,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30日內,以對方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訴訟保護自己的權益。人民法院受理本案,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參照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的司法解釋和政策性文件,查明事實,依法判決,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依法直接作出判決,不得撤銷裁決,不得請求仲裁機構重新仲裁。也就是說,當事人不服裁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裁定自動喪失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判決解決糾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四種方式中,訴訟是最終的解決方式。
雙方的協商、調解不是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前置程序,也不是訴訟前的必要程序。理論上,當事人可以不經協商、調解直接申請仲裁;同時,協商、調解、仲裁不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土地承包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不經協商、調解、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在實踐中,協商、調解、仲裁與農民關系比較密切,程序簡單,方便群眾,及時有效,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因此,大部分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土地承包案件并不多。以上是關于土地出讓糾紛解決方式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律霸官方網站并在線咨詢我們的律霸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投保協議
2021-02-27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