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應當在什么時候進行聽證程序,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申請聽證的最有利時機是在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三日內要求聽證懲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巨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請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請求聽證的,應當告知當事人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按照下列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通知后三日內提交;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四)聽證應當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出席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聽證時,調查人員應當提出違法當事人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應當進行辯護和質證;(七)應當制作聽證筆錄,經核實后交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二,非法強拆的救濟方式如下:
1。當面臨非法侵權威脅時,正式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書面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
2。如有侵權行為,立即報警求助。
3。被侵權后,要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在適當的時候,應當向法院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訴訟。(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財產權的,受害人有權獲得賠償:(三)非法征收、征用財產的;(4) 其他造成財產損失的違法行為。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損害公民合法權益是否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答復》中明確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訴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可以促進糾紛的解決,通過訴訟獲得合理的賠償。
以上是《土地征用與拆遷聽證程序》編輯對“何時進行聽證程序”的回答魯巴網. 我們可以理解,在征地拆遷中,聽證是拆遷公示時最有用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2021-01-10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