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法征收、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該法第四十七條關于征收土地的補償,即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其中,耕地安置補償費按安置農業人口數計算。其他征地安置補償標準參照耕地補償標準。按人口多少給予安置補助在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胎兒在子宮里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關于胎兒權益的糾紛很多,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回到古代“胎兒是不是人”的糾紛上來。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自出生時起至死亡時,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胎兒不能被界定為人。但是,胎兒的生命是一項獨立的法律權益,具有人的尊嚴。雖然他們不能享有與后天出生的人同等的權利,但為了保護人權,胎兒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護,這也是世界各國的共識。然而,由于對胎兒法律人格地位的爭議,各國法律往往沒有以保護普通人權利的力度來保護胎兒。縱觀我國法律,對胎兒權益的保護屬于《繼承法》第二十八條:“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份額。胎兒出生死亡的,其所留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這是關于胎兒的規則。那么問題是,征地拆遷法中是否有保護胎兒權利的規定?答案是,不。
本文開頭提到的《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農村農業人口安置補償金按人口計算,有上限。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償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上述耕地補償標準制定。實踐中,多數地方補償安置協議的對象是在被征收土地集體經濟組織中有戶籍、具有參與集體經濟組織分配資格的農業常住人員。自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協議簽訂之日起,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出生人口有權安置。少數地方的拆遷政策規定:“公告發布后一年內出生的,還將計算子女的份額。如果孩子在公告后一年內出生,孩子將不享受補償安置,“這種規定比較人性化,但在實際案例中,將胎兒納入補償范圍的情況并不多見。總之,法律對安置補償標準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需要與地方政策相結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原因有哪些
2021-01-19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