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建房,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農村村民居住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審批;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除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外,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因破產、合并等情形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x) 加強農村建設用地管理。按照控制用地總量、合理布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明確小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的數量、分布和規模。鼓勵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占用農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審批手續。禁止擅自以“村改居”方式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禁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轉讓、出租集體土地用于非農建設。改革完善宅基地審批制度,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引導新型農村產業按計劃向老鎮、小城鎮集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鎮、建成區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十三)嚴格日常監管制度。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動態督察制度,切實加強對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的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重點加強城鄉結合部農村宅基地的監督管理。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嚴禁對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違法建設的房屋頒發土地使用證。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6條: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符合國家政策。
合同法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