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拆遷是否合法是違法的。征收必須是國家行為,由政府主導和負責,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在這種情況下,征收房屋或土地是出于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存在“協議”與否。也不允許有“不喜歡搬家和留下來”這樣不負責任的處置。此前曾多次提到,只有“凈土”才能出讓,“毛坯地”不能出讓或建設。在任何一種名義上的征收項目中,協議拆遷都沒有合法的空間。征收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或者《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條例》的規定實施征收補償工作。與拆遷人簽訂的協議主要是解決“補償安置”問題,不能用來討價還價是否拆遷。
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征收項目上存在“操作失誤”,即在不履行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將與被征收人簽訂的各種“協議”作為拆遷、征地的依據,是完全錯誤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單位和個人在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的所有人(以下簡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第四條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的征收和補償工作。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簡稱房屋征收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和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相互配合,確保房屋征收補償工作順利進行。拆遷協議的法律特征是什么。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涉及房屋拆遷雙方的參與。如果只有一方,則無法建立協議關系。房屋拆遷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是無論雙方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如何,都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二是體現了房屋拆遷的權利義務對等,即一方從另一方獲得一定的權利,它也承擔相應的義務。任何明顯不公平的協議都可以撤銷。
3。合法的必要性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律法規要求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資格,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承辦人在簽訂協議時應當具有法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證明;代理人在簽訂協議時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在簽訂協議時要出具產權證、使用權證等合法證件。違反法律法規或者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協議無效。
4。具有法律效力。其權利受法律保護,義務受法律強制執行。其次,必須嚴格遵守依法訂立的協議,任何一方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那么在履行協議時就有爭議,協議的條款是解決爭議的主要依據。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補償安置協議。協議各方根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的規定,輕微交通事故發生后,對事故責任認定無異議的,雙方可以協商處理。如果雙方不能通過撤離現場來阻礙交通,另一方將不接受和解。如何處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工傷的情形
2021-02-07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