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政府發放的征地補償金。依法征收、征用農村土地的,土地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分配對象是土地所有人。(1)業主是個人,向個人支付報酬;(2)業主是農民團體的一部分,向農民團體的一部分支付報酬;(3)業主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報酬。2分配原則。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屬于集體資產,按照《遼寧省農村集體資產條例》的規定使用和管理。使用時必須經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會議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代表批準,并嚴格用于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項目。(1)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家庭承包的農村土地依法被征收征用,被征收農民同意統一安置的(包括納入被征收農民社會保障范圍的,下同),安置補助金支付給負責安置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單位;被征收農民同意統一安置的(包括納入被征收農民社會保障范圍的,下同),被征地農民以書面形式放棄統一安置的,應當向負責安置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單位支付安置補助(不含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范圍,下同),對被征地農民給予安置補助。(二)實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分配對象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全體股東。農村土地不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仍實行統一管理的,分配對象為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四)征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園等土地的,安置補償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五)集體經濟組織的流動土地被征收的,安置補助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增人口。(1) 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和管理。放棄統一安置,向被征地農民支付安置補助的,其家庭承包的耕地全部被征收或者征用的,應當向其家庭承包人支付安置補償,并在享受全部安置補償后,承包人不再取得其家庭承包的耕地;部分承包土地被征收、征用的,其家庭承包人享受部分安置補償后的補償,家庭承包的耕地不再增加。安置補助費平均分配的,在承包地平均調整后,安置補償費平均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
(2)依法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原則上向原承包人支付安置補助。(三)以其他方式承包或者以作價、租賃方式取得承包權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的,安置補助由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如果已授予合同,且承包商已一次性支付了合同費用,則應退還剩余的合同費用。
(4)原則上對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承包經營權新增人口發放流動土地安置補助,但補償金額的土地面積不得超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均耕地面積。新增人口獲得相當于集體經濟組織人均面積的全額安置補償費后,今后將不再獲得家庭承包的耕地。流動土地安置補償費有結余的,由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和管理。
(5)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的安置補助主要用于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的生產生活安置,不得用于償還集體經濟組織債務。三是土地補償費應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放棄統一安置,將安置補助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可分配的土地補償款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實行平均分配,分配對象為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2)實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土地補償費分配的對象是土地股份合作組織的全體股東。農村土地不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仍實行統一管理的,分配對象為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四)集體經濟組織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園等土地被征收的,可以劃撥的土地補償費的對象是集體經濟組織。(五)集體經濟組織的流動土地被征收時,可以劃撥的土地補償費的對象是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增人口。根據被征地農民的意愿,放棄統一安置的,由集體經濟組織向分配對象支付不低于安置補助金80%的土地補償款。分配對象為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或者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全體股東的,可以向分配對象支付不低于80%的土地補償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規定留存的土地補償款納入公益金,嚴格管理,不低于土地補償款的90%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各級政府要引導和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按照有關規定將土地補償費納入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社保基金由政府提取和撥付比例不低于30%,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的社保基金提取和撥付比例不高于70%
征地補償金的支付過程是什么?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所有人的費用。
安置補助是國家征用集體土地后,對因征地而造成的富余勞動力的安置補助。需要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需要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在征得被安置單位同意后,支付給個人或用于支付安置職工的保險費。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召開村民會議,將補償費平均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如果不分給村民,村民的合法權益就會受到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單獨或者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委會,要求相應的份額。
如果對政府發放的征地補償金的分配有爭議,您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