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法規,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程序簡單,有以下步驟:第一步,農用地的轉征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土地使用者在初步選定農用地作為建設用地后,應先咨詢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和規劃部門,看是否符合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是確認農用地可用于建設,然后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并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土地申請,并出具選址意見施工部門符合要求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選址費。第三步,用地單位持選址意見向同級國土資源局申請用地預審,國土資源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
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向建設部、環保局申請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第五步,用地單位持上述審批文件向原國土資源預審局提交項目用地正式申請。第六步,國土資源局將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編制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征地供地等規劃,分類型,報國務院批準各級人民政府。
第七步,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農用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照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第八步,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征地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國土資源局將向用地單位下達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和批準函,用地單位應在規定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九步被征地單位移交土地后,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土地出讓)或向土地使用者下達出讓決定書(土地出讓)。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約定繳納出讓金。
第十步:土地使用單位在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才能真正取得土地使用權,并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第十一步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出讓土地的規定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改變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受讓人以出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后,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原出讓土地規劃許可證,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換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土地征用的程序和規定,本文在這里向您介紹,希望您閱讀后能有所幫助。國家在進行土地征用時,需要按照有關程序規定進行,在我們明確知道后,可以按照規定配合相關的土地征用工作。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