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拆遷是違法的。攔路抗議拆遷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造成社會混亂,可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暴力拆遷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是指以暴力手段強行征地拆遷的行為。這些行為被稱為“暴力拆遷”,如斷水、斷電、放狗、放蛇,白天強行砸向“釘子戶”的房屋,或晚上將熟睡的居民抬出來控制,瞬間將房屋夷為平地。
拆遷過程中,拆遷人使用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實施強制拆遷的,是否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何承擔刑事責任?《條例》頒布前,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此前,唯一規定拆遷單位以暴力等非法手段觸犯刑法的刑事責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建設部12月30日頒布實施的《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程序》,2003
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實施拆遷時,拆遷人和委托拆遷單位以脅迫、脅迫、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手段,強迫被拆遷人搬遷或者擅自組織強拆的,市、縣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依法予以處罰;觸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我們追究使用暴力等非法手段觸犯刑法的拆遷單位刑事責任的唯一法律依據。目前,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已于2011年1月19日正式向社會公布。條例還明確規定,在強制拆遷過程中,以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進行拆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與搬遷活動。”該條明確禁止拆遷單位在強制拆遷過程中采取斷水斷電等非法手段進行搬遷,并明確規定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同時,第三十一條對房屋征收部門采取列舉形式實施拆遷的違法手段作出了明確的懲罰性規定。《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被征收人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處罰。”
上述法律規定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對拆遷單位在拆遷過程中使用暴力等非法手段觸犯刑法的刑事責任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規定》的頒布,有效彌補了我國城市房屋拆遷法律體系中暴力拆遷刑事責任的法律空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