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征收有哪些特點?(1)強制征地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行政機關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沒有法定權利,需要取得被征收土地所有人的同意。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2) 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雙方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3) 公益性,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而征收土地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4) 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一)《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被征收時,應當依法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社會保障費對被征地農民應當安排社會保障,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和合法權益。(2)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需要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在征得被安置單位同意后,支付給個人或用于支付安置職工的保險費。(3)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就業納入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盡快建立適合被征地農民特點和需要的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部分由地方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解決。不執行社保費的,不予批準征地。
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就必須擴大城市范圍,因此征地是必然的,而矛盾大多在于征地的非補償成本。如果這個問題能在實踐中得到解決,依法辦事,小編認為,人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就會少很多。如果您對此有任何疑問,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