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租賃的最長期限是多少?《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承包的農村土地。”第二十一條規定:“耕地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場承包期為30-50年。林地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特種林地承包期可以延長。”
本期適用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承包的農村土地,屬于特殊主體的特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出部分無效。租賃期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超過二十年。”因此,除特殊主體事故外,其他一般主體訂立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的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部分無效。農村土地的最長租期是多少年?國有土地長期租賃的具體租賃期限由租賃合同約定,最長租賃期限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類似用途的土地最長租賃期限。
現階段,我國存在大量擅自轉讓、轉讓、出租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現象。根據現行法律,它仍然受到國家的嚴格限制。在審判實踐中,擅自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往往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因此,在簽訂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取得企業經營用地時,必須謹慎,盡量規避相應的法律風險。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對集體建設用地的租賃有比較嚴格的限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上: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除因破產、兼并等原因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外,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綜上所述,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不符合規定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資格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現實中,土地承租人直接與集體土地村委會簽訂土地租賃協議的方式比較普遍,并不妥當。擅自出租集體土地的行為,由法院認定為無效。雙方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也因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