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押權的功能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尚未清償或者當事人約定實現抵押時,優先以抵押物折價或者變價的方式清償債權。因此,抵押擔保的債權大多是貨幣債權,金融借貸中的貨幣債權是典型的,但并不限于此。由于抵押權的從屬關系,如果債權無效,抵押權就不可能存在。比如,賭債雖然在形式上與金錢債權類似,但它違反了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不存在,抵押權也就不存在。謝再權先生指出,“賭博是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行為。根據第七十一條和第七十二條(臺灣民法,作者注)的規定,應當無效。因此,不存在債務關系。賭債不是債,贏家不享受債,輸家不承擔債。賭博沒有債務關系,也沒有債務。根據抵押權的從屬關系,不能保證債權和抵押權沒有存在的空間。”二是可以轉化為貨幣債權的債權。非貨幣性債權,如以財產價值為支付標的的貨物,以及以非財產價值為支付標的的債權,如提供勞務,往往在無法實現時造成財產損失,從而將非貨幣性債權轉化為貨幣性債權(損害賠償金或違約金)。為了保證這類債權的實現,自然要設定非貨幣債權擔保物權。”當非貨幣索賠未能履行時,可以將其轉換為以貨幣計算的損害賠償索賠。因此,只要債權在實施抵押時能夠以貨幣計算,就可以成為抵押權的擔保標的,“對于不受一定數額限制的債權,在申請登記時應當將債權的價值作為抵押擔保債權的數額予以記載。第三,國外立法對未來債權能否通過抵押擔保作了明確規定。德國《民法典》第1113條規定:土地可以這樣負擔,使因負擔而享有利息的人有權從土地上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項,以清償其債權(抵押)。
(2)抵押也可以為將來或有條件的債權設定。日本《民法典》第129條規定:“當事人在條件不確定期間的權利義務,可以按照一般規定予以處分、繼承、保全或者保障。”,但民法通論也認為未來債權可以設定抵押權。理由是,“抵押權的設定不是設定時有擔保債權存在的必要條件,但足以保證將來債權發生的可能性。但在行使抵押權時,有擔保債權必須存在,數額必須確定”,如我國法律規定的以最高抵押額擔保的債權,最高額抵押權的設定并不以主債權的存在為前提,通常在設定時,有擔保債權并未發生,這是一種典型的擔保未來債權的抵押。另一個例子是,有條件權利要求的性質與未來權利要求的性質相同。請求權已經成立,但因附條件請求權的失敗而不生效。但由于將來可能發生效力,可以作為抵押物。同樣,作為未來債權,有期限的債權也可以設定為抵押擔保。至于消費貸款合同,一般認為它是一個實用的合同,只有貸款交付時才能生效。在消費信貸實踐中,按照慣例,抵押權通常是在貸款人交付標的物之前設定的。因此,設定抵押時,有擔保債權不存在。如果嚴格按照抵押權的從屬關系來解釋,抵押權因沒有擔保債權而無效。這樣,勢必使債權人的利益處于不穩定狀態,影響融資。因此,應限制抵押權的從屬關系。抵押權設立的從屬關系,只有在將來抵押權實現時才需要得到保障。這樣,就可以在消費貸款債權成立之前建立抵押權,并為此類債權提供擔保。顯然,這也是未來索賠的保障。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是指債權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超越訴訟時效,當事人只失去了勝訴的權利,但其民事權利本身并沒有被消滅,只有權利失去了國家強制力的保護而成為一種自然權利。《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當事人自愿超越訴訟時效履行的,可以看出,債權債務關系并沒有因為債權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而消失。對已受訴訟時效限制的債權,債務人仍可以自愿向債權人履行。履行后,債務人不得以不知道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債權提供抵押擔保,不違反抵押物的抵押要求。因此,在民法理論中,有學者認為,對于訴訟時效后的債權,債務人只有拒絕履行的權利,債權不消滅,請求權不可強制執行;對于訴訟時效后的債權,抵押物的抵押特征與提供擔保并不矛盾。此外,民法規定了放棄時效利益制度。債權消滅,債務人仍提供擔保的,不得以不知道時效為由要求返還。因此,受訴訟時效限制的債權可以是受抵押權限制的債權。在立法方面,《德國民法典》第222條規定:“時效完成后,債務人有權拒絕支付。對于給付時效消滅的債權的履行,雖然不知道給付時效消滅,但不能返還。這同樣適用于債務人根據合同提供的承認或擔保。”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款也規定:“債權消滅,債務人仍在履行的,債務人不得以不知道時效為由要求返還。這同樣適用于通過合同確認債務或提供擔保的人。”
以上是《法》編輯整理出的抵押擔保債權的一些要點。我希望它能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