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的關系,擔保法體系與物權法體系有不同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充分關注這一立法制度的變遷。
根據《擔保法解釋》,被擔保人在訴訟時效屆滿后兩年內行使擔保權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物權法》第202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人民法院對不行使抵押權不予保護。兩者的區別非常明顯。顯然,《擔保法解釋》賦予了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后兩年內行使抵押權的權利。該規定的理論基礎是抵押權是一項獨立的物權,不應受到主債權訴訟時效的限制。然而,物權法將抵押權的實現期限與主債權的訴訟時效直接掛鉤,使得二者在司法保護期限上完全重合。一旦主債權的訴訟時效屆滿,抵押權也將屬于非強制保護的范疇,這使其喪失了舊法規定的“兩年中止”的特權。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考慮法律效力水平。筆者認為,物權法的效力高于擔保法的效力,因此,抵押權必須與主債權一并適用訴訟時效。因為《物權法》明確規定,抵押權的實現期限與主債權的訴訟時效同步,意味著當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未超過期限時,抵押權人可以隨時主張抵押權的實現。然而,一些理論錯誤地認為物權法將抵押權的實現期限壓縮在主債權到期之日起兩年內。造成這種誤解的根本原因在于債權期限和限制期限兩個概念的混淆和等同,忽視了主債權限制的動態性和可變性。主債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必須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的普通訴訟時效制度,以及第139條、第140條關于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規定。這樣,主債權的實際有效期限可能大大超出兩年的范圍。由于主債權限制的動態性直接限制了抵押權的實現期限,因此抵押權的期限仍然是一個不能絕對固定的期限。《擔保法解釋》一方面確認了主債務人取得的限制利益,另一方面通過“兩年中止”的方式延長了與主債務人處于同一責任體系的抵押人的責任期限。由于抵押人在承擔還款義務后有權向主債務人追償,當抵押人利用《解釋》賦予的“緩期二年”特權實現抵押時,相當于使主債務人變相喪失時效利益。另一個問題是,當抵押權因時效期限屆滿而失去司法強制力的保護時,應將其視為完全“消滅”還是作為自然債權繼續存在。筆者認為,對自然債權的解釋更符合誠實信用原則。如果抵押人在期限屆滿后仍自愿履行債務,那么法律就沒有必要基于誠信理念來禁止這種償債行為。因此,應當尊重抵押人的意思自治,不得強制否認恢復抵押義務的法律效力。此外,《物權法》對質權、留置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也沒有規定。但是,時效與質權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由于質權人的主債權也存在限制問題,我們不能認為質權人持有質物的行為是限制的連續中斷。
人民法院調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用卡違約金是逾期嗎
2021-01-22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
2021-02-10可以抵押商鋪使用權嗎
2020-12-02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