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行使留置權的條件是什么?債權人行使留置權時是否需要通知債務人?有兩種情況:
1。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寬限期,即當事人約定債務人應當在不少于兩個月內履行債務后。寬限期后,債權人可以不通知債務人直接行使留置權,并優先受償。當事人未約定寬限期的,債權人必須先確定不少于2個月的寬限期,并通知債務人履行。寬限期過后,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才能行使留置權。未通知債務人寬限期,留置權不能直接實現。相關法律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6條,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權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予債務人一個債務履行期限負債兩個月以上的,除動產不易保管外,如新鮮易腐等。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約定將留置權財產折價,也可以對拍賣、變賣留置權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留存的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第一百一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債權人未在擔保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期限內通知債務人履行義務,將留置財產變造處理的他應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債權人和債務人依照擔保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在合同中約定寬限期的,債權人可以不經通知直接行使留置權。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動產,債務人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留置該動產,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的價款優先受償。留置權是合同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法定權利,適用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和加工合同。債權人留置的財產是與債權發生有關的動產。只有債務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履行債務,債權人才能行使留置權。債權人對財產享有留置權后,應當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規定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間,并通知債務人在該期間內履行債務。債權人留置財產后,應當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留置財產因保管不善滅失或者損壞的,留置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以上是相關答案。在某些情況下,債權人需要實施留置權,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當事人不約定寬限期的,債權人必須先確定不少于2個月的寬限期,并通知債務人履行。寬限期過后,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行使留置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殖場遭遇禁養或環境污染關停等,如何進行維權
2020-12-04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