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1)債權人必須擁有某些財產?留置權是擔保債權的從屬權利。留置權的主體必須是債權人,但任何債權人都不能成為留置權的主體。債權人只有擁有一定的財產,才能對該財產設定留置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留置權的設立必須是“債權人根據合同應當占有對方當事人的財產”,因此只有合同債務的債權人才能成為留置權的主體;根據《擔保法》,只有保管合同、運輸合同、運輸合同的債權人才能成為留置權的主體,加工合同和其他依法可以保留的合同可以成為留置權的主體。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留置權適用范圍過窄。其他債務的債權人有對方財產的,也可以作為留置權的主體。(2) 債權人占有的財產為債務人的動產。此處的“債務人財產”應當理解為債務人根據合同交付債權人占有的財產,而不是債務人所有的財產。因此,財產雖為第三人所有,但只要為合法占有人交付債權人,債權人善意取得占有權,留置權就可以成立。例如,甲方將自行車交由乙方保管,乙方將自行車送丙方修理。如果丙方沒有收到修理費,丙方可以保留自行車。《擔保法》明確規定,債權人占有的財產必須是債務人的動產。因此,我國擔保法規定的留置權也僅限于動產。債權人占有的財產不是動產的,留置權不能成立。(3) 債權與債務人的債務之間存在著聯系。在各國立法中,債權債務關系一般被視為留置權成立的條件。留置權只有在債權與其占有的物有關時才能成立。一般來說,有下列三種情形之一的,可以說債權的發生與財產有關:一是債權來源于動產本身;二是,動產債權與返還義務的法律關系相同;三是動產債權與返還義務的事實關系相同。(4) 債權達到清償期限的,是指債務人的債務履行期限。債務人的履行義務尚未到期,債權人交付其占有的標的物的義務已經到期的,債權人的留置權不成立。因為債務人的債務沒有到期,所以不存在債務人不履行的問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只能保留與之相關的標的物,以保障其債權。
相關知識:在留置權不能成立的情況下,留置權的成立必須符合上述要求。但雖有上述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留置權不能成立:
1。雙方事先約定不允許留置權。《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允許留置”。《擔保法解釋》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排除留置權,債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行使留置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留置權雖然是法定留置權,但不能按照當事人的約定發生,但法律對留置權的規定是任意的而不是強制的,當事人可以約定不留置。債權人對債務人財產的留置權違反社會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留置權不能成立。比如,對于債務人的生活必需品,對于債務人定制的身份證、畢業證等,如果債權人扣留,可能使債務人的生活難以維持,也可能使債務人無法工作,這是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留置權不能成立。《擔保法解釋》第111條規定:“債權人的留置權與其義務或者合同的特別約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謂債權人義務,是指債權人根據合同或者法律應當承擔的其他義務,不包括支付標的物的義務。如果債權人仍然允許債權人保留與其義務相沖突的財產,就等于允許債權人不履行義務,這也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因此,當留置權的財產與債權人的債務發生沖突時,留置權不成立。承運人有義務將貨物交付約定地點的,不得因債務人未支付運費而拒絕交付留置貨物,因為這與其交付義務相抵觸。但是,承運人將貨物交付目的地后,雖然有支付貨物的義務,但有權扣留貨物,以支付運費和其他索賠。留置權財產與債務人在交付財產之前或交付時的指示相沖突。當事人雖然對合同中不屬于留置權的物沒有明確約定,但債務人在交付財產前或者交付財產時明確指示債權人履行債務后返還標的物的,債權人不得留置。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于雙方當事人約定不留置,債權人自己也不能留置。運輸合同未約定承運人不得留置貨物的,托運人交付貨物時,明確注明貨物到達后必須交付收貨人而不予留置的,承運人未支付價款的,不得留置交付目的地的貨物運費。
通過閱讀本文的導言,您對債務糾紛中經常發生的留置權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有了清晰的認識。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有必要對這方面有一個很好的了解,特別是在債權人有了明確的認識之后,他們才能知道如何設立留置權。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宅基地證寫自己名字戶口遷出拆遷是否有回遷房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