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和財產請求權是什么關系?留置權屬于法定擔保物權。它根據(jù)特定的法律關系占有標的物,并以占有標的物作為其生存要素。也就是說,留置權人不具有基于留置權的占有權,而是以占有為基礎確立留置權。一旦喪失占有權,留置權將被消滅。這與質押后的占有不同。因此,在留置權喪失時,留置權人不能以請求權為基礎要求返還留置權,也不能在留置權喪失時提起占有訴訟。但是,當留置權受到影響或者威脅時,對財產的請求權可以基于留置權。時效制度在各國的法律適用德國:一般規(guī)定請求權因時效消滅(30年)而終止,但因登記而產生的請求權除外。物權請求權也是一種請求權,故除登記的物權外,物權請求權適用消滅時效。因此,德國民法典的實質不是以消滅時效消滅物權請求權,而是物權取得時效隨物權轉移。
日本:日本民法對此問題沒有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其民法典,“10年內不行使債權的,債權消滅。債權、所有權以外的財產權利,二十年內不行使的,消滅。”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應當對物質請求權適用消滅時效。但在司法實踐中,日本強調物上請求權是物權效力,不適用消滅時效。該案明確指出,“基于所有權的財產返還請求權是物權的一種功能,而不是由此產生的一項獨立權利。因此,我們不得不認為,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所有權本身一樣,不受消滅時效的制約,“即使我們把各種物質請求權分開來看,在受到侵害后,它們也會泛濫,不可能不行使。日本的實踐和理論都認為,物權請求權不因時間的限制而消滅。
臺灣省:我國臺灣省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諸多爭議,因為《臺灣民法典》沒有明確規(guī)定物上請求權,只是在第125條中規(guī)定“請求權在15年內未行使即消滅”。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較短的,適用法律。對此作出解釋的案件認為,“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所稱請求權,包括返還財產請求權。債權消滅時效完成后,即使占有人的取得時效尚未完成,占有人也可以拒絕返還財產。”。然而,在理論上卻存在很大的爭議。主要有三種觀點:(1)肯定物上請求權是一種請求權,當然應當隨著時效的通過而消滅。(2) 根據(jù)折衷理論,除已登記的不動產物權外,應當適用消滅時效。(3) 根據(jù)該定義,物上請求權不因時間的限制而消滅。(1) 保留財產的保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留置權人有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的義務。留置物因保管不善造成滅失或者損壞的,留置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留置權人應當妥善保管留置物,并請妥善保管人注意。如果留置權持有人沒有注意到一個好的管理人的保管,這被稱為不當保管。因此,留置權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留置權人對留置權的行使是否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是否采取了適當?shù)拇胧欠駥α糁脵嗟膯适ж撚羞^錯,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留置權人保管留置財產需要債務人協(xié)助的,可以請求債務人協(xié)助。債務人未按留置權人的請求給予協(xié)助的,債務人不得就留置權的毀損、滅失向留置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2)未經(jīng)授權,不得使用保留財產。留置權人原則上無權使用留置權,相反,留置權人有義務不擅自使用留置權。留置權人未經(jīng)債務人同意,不得自行使用留置權,也不得出租或者為留置權提供擔保,但需要保管的除外。
(3)返回保留的屬性。留置權擔保的債權消滅時,留置權人有義務將留置權返還債務人。債權雖未消滅,但債務人為消滅留置權提供了另一種擔保,留置權人也有返還留置權的義務。留置權人違反返還留置物的義務,構成非法占有,應當向債務人或者所有人承擔民事責任。
以上是小編向您解釋的留置權與財產請求權的關系。通過以上介紹,我們知道,一旦發(fā)生債務,我們應該按照法律的要求合理行使自己的權利,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財產不受嚴重損害。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到法律BA網(wǎng)進行專業(yè)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guī)定
2020-11-25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jīng)營健康保險業(yè)務嗎
2020-12-04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