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沒有追索權嗎?
在擔保物權中,除抵押外,還有質押、留置等擔保方式,二者均無追索權。
1。抵押物的追索權理論來源于物權追索權的前提。如果不存在物權追索權,抵押物的追索權就會變成被動的水。因此,有必要對物權追索權進行研究。對于物權追索權的界定,學者們眾說紛紜。第一種觀點認為,物權追索是指物權的標的物可以追溯到客體所在地,物權的法律效力可以行使,無論物權的標的物流入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4] 第二種觀點認為,物權追索權是指無論物權客體流入誰,只要客體占有人不具備善意取得的條件,物權所有人都可以依法要求客體非法占有人返還原物。[5] 第三種觀點認為,物權成立后,物權的權利人可以直接控制物權客體的效力,無論誰將物權客體交給誰。[6] 第一種方法過于寬泛,無法采用。后兩種定義分別從請求權和支配權的角度對物權追索權進行了界定。本文認為,從支配權的角度進行界定,可以更好地體現物權的性質,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更好地與抵押權的追索權相聯系。因此,本文采用第三種觀點。關于物權追索權的存在與否,有兩種不同的觀點。首先,肯定了物權追索權的功能在于對物權的徹底保護和對物權本質的深刻理解。[7] 一是否定,認為追索權不是獨立的物權效力,而是可以包含在其他物權效力之中??煞譃閮煞N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追索權是請求權的一方,無需將其列為獨立的物權效力;另一種觀點認為追索權可以由優先權和請求權或物權的排他性效力所涵蓋,故無需單獨列示。[9] 我國一些學者認為,兩種理論的根本對立在于如何確定請求權、優先權和追償權之間的關系。[10] 筆者認為,這一觀點并沒有真正把握上述兩種對立觀點的客觀意義和作用。以上兩種觀點都是基于物權效力的框架來探討物權的追索權。物權追索權的存在與否,不僅關系到物權追索權與請求權、優先權的關系,而且關系到物權追索權是否為物權效力之一。物權追償力是物權效力的一種,意思是物權追償力是所有物權的共同特征,反之則不是。對物權溯及力存在的探討不能脫離物權效力的語境,否則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本文認為,物權追索權不僅是物權的共有財產,而且是擔保權的共有財產。我國學者認為,抵押權的效力是抵押物權的重要依據之一。[11] 這一觀點值得商榷。在擔保物權中,除抵押權外,還存在質押、留置等擔保形式。質押和留置均無追索權。質權人喪失對質物的占有,不能要求返還的,其動產質權消滅。留置權人喪失對留置權的占有時,留置權消滅的法律后果即告發生。因此,中國臺灣學者劉寬先生認為,“不宜以追索權為擔保物權的基礎。由于留置權和質權缺乏這種溯源性,因此不應以溯源性的存在作為確定擔保物權的標準?!盵12] 由此可見,抵押物追索權的依據是毋庸置疑的。抵押物的追索權是在物權追索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物權效力的一種。然而,物權追索權并不是所有物權的共同特征。例如,質權人和留置權人對標的物沒有追索權。因此,認為物權追索權是物權效力之一的觀點是錯誤的,以物權追索權為基礎的抵押權追索權基礎受到動搖。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權利始終與承諾原則相聯系。根據承諾原則,抵押人可以處分抵押物,但處分不影響抵押權。買受人只能在承擔抵押責任的情況下取得抵押物。[13] 傳統產權理論認為,抵押人對抵押物設定抵押權后,仍然擁有抵押物的所有權,因此對抵押物享有無限處分權,抵押人可以將抵押物轉讓給第三人。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不受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影響。我國一些學者認為,抵押權是掌握抵押物交換價值的權利,沒有必要干預抵押人不妨礙抵押物交換價值的處分或用益物權行為。因此,設定抵押權后,最好以后再設定抵押權或對抵押物建立新的用益物權關系,甚至將抵押物出售給第三人。[14] 通過對上述關于抵押物的財產追償與接受抵押物處分的論述的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這樣一種關系,即抵押物的財產追償與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權利是前提并為對方提供證據。根據上述觀點,抵押人可以處分抵押物,但有一個前提,即不影響或阻礙抵押權或抵押物的交換價值。我國一些學者認為,限制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權利,可能與保全抵押物的交換價值,從而有效維護抵押權人的利益有關,但同時認為這是一個兩個層面的問題。抵押人處分抵押物,不直接影響抵押物交換價值的保全。[15] 但是,抵押人對抵押物的處分如何不影響抵押物的交換價值,使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不受影響呢。法律賦予抵押權人追繳抵押物的權利,使抵押權人能夠跟蹤抵押物的位置,行使抵押權,從而保護其利益。例如,根據《德國民法典》,如果業主與債權人約定土地不轉讓或不再設定債務負擔,協議將無效。根據《法國民法典》的規定,無論誰擁有作為抵押物的不動產,抵押權都是伴隨著不動產而存在的。可見,抵押人對抵押物的無限制處分權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抵押人對抵押物的追索權。然而,抵押權追索權的基礎之一是抵押人對抵押物享有無限處分權。抵押人無權處分抵押物或者處分權受到限制的,抵押人無權處分抵押物。抵押人轉讓抵押物的第三人,除符合善意取得條件外,不得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抵押人的處分權受到限制時,抵押權人是善意第三人的,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沒有瑕疵;抵押權人是善意第三人的,不能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也就是說,抵押人處分權的限制也使得抵押權的喪失失去了基礎。抵押物的追索權與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權利相互提供了充分的依據。但是,這種循環論證方法值得質疑,基于這種方法的抵押物追索權的合理性也值得質疑。綜上所述,物權效力是指物權的標的物。無論誰掌握了物權標的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物權都可以追溯到標的物所在地,行使物權的法律效力。擔保物權不能獨立存在,因此擔保物權留置權沒有追索權。如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養殖場被拆遷,能拿多少補償款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