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的概念和適用范圍。1995年《擔保法》采用封閉原則,將留置權僅限于合同債權,僅限于保管合同、貨運合同和承攬合同。在此基礎上,1999年《合同法》增加了倉儲合同和委托合同。直到2007年《物權法》出臺,我國立法對留置權采取了開放原則。留置權擔保的標的物不再限于合同債權。只要符合留置權的法律要求,留置權可以保留,但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除外。我國的留置權制度雖然采取了兩步走的方式,但首先賦予留置權人留置權,然后在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賦予債務人優先受償權。其實,一般情況下,債權人留置權的實現分為兩步:第一步是賦予債權人留置權效力;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務人不進入破產程序,留置權人不享有對抗留置權人的權利,債權人有權折價、拍賣、變賣留置權。這樣,一般情況下,債權人的留置權就有了取代真實留置權的空間。正是由于我國民事立法中債權人留置權制度的缺失,一些學者決定擴大留置權的適用范圍,而不顧物權留置權的“殺傷力”風險。在確立了留置權的概念和制度之后,在留置權的范圍內,一些債權的實現就很容易得到解決。一般來說,只有在債務人破產且留置權預先具有有限的物權時,債權留置權與物權留置權的區別才顯著。留置權不僅對留置財產具有留置權的效力,而且在債務人決定不履行債務時,可以轉換、拍賣或者變賣以清償債務。但是,當債務人破產或者留置權上存在有限物權時,債權人只占有普通債權人的地位,不享有優先受償權。試想,留置權只是動產,承擔收益的有限財產權并不像房地產那樣復雜,債務人破產的情況也不是正常的生活。因此,一般而言,留置權足以保證債權的實現。如上所述,就債務當事人的內部關系而言,留置權的效力可以解決債務實現的迫切需要。正是因為債權留置權不像物權留置權那樣具有威脅第三人的“殺傷力”,才可以擴大對債權留置權“含義”的解釋,使債權留置權具有更大的適用范圍。”較大的適用范圍可以彌補留置權效力上的薄弱環節。享有留置權的債權人是留置權人,留置權人保留的財產是留置權。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律師網征求意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