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失物后丟棄失物,需要賠償失主嗎?《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根據《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
根據《物權法》第111條規定,“拾得人遺失財物”在財物交付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的財物,方可主張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遺失物在歸還原主或者移交有關部門前,拾得人應當承擔妥善保管的義務。在本案中,鄭某找到了唐某丟失的手表,依法應當退還,但因其重大過失,應承擔手表丟失的民事賠償責任。
如果業主拒絕歸還,且金額達到犯罪標準,則可構成侵占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非法占有他人保管的財產,數額較大,拒不返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數額巨大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其他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埋藏物,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應該提醒的是,對于丟失的財產,尋找者應該歸還。拒不退還的,應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數額較大的,還應當涉嫌貪污罪,并承擔刑事責任。尋找者需要妥善保管撿到的貨物。拾得的貨物因本人故意或者被他人丟棄、冒領等重大過失造成毀損、滅失的,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因保管遺失物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規定:“遺失物、漂流物、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所發生的費用由所有人承擔。”遺失物的拾得人可以向所有人追償保管或者返還拾得物所發生的費用。拾起失物后如何處理。如果怕麻煩,就不要拾起丟失的財物丟棄,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進行民事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遺失的財產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占、搶劫、毀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拾得人應當將失物返還失主或者送交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不得擅自占有。
基于上述情況,小編在找到失物后整理了相關內容。可見,涉及金額較大的貴重物品必須妥善保管,否則可以交公安機關讓失主認領。如果怕麻煩,就不要拾起丟失的財物丟棄,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進行民事賠償。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2-01拍賣房產的基本程序
2020-12-10合作社債務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在我國對于銷贓拘留多久
2020-12-19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怎么規定
2021-02-22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