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的條件是:(1)占有人必須喪失占有;(2)喪失占有不是出于占有人的意志。占有人故意放棄占有的,是對所有權的放棄,將被視為無主財產。占有人或者直接占有人未經所有人同意放棄動產的,應當視為喪失占有而沒有自己的意思,仍然構成喪失的財產。
(3)該物業現在必須無人占用。如果該財產已被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例如,被盜財產不能構成遺失物。(四)遺失物必須是動產,不得無主。
不動產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滅失,因此滅失的財產只能是動產。因為動產不是以所有權人的意志為基礎丟失的,所以動產不是放棄的,而是擁有的。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拾得人與拾得人之間形成法律關系。拾得人是以拾得行為取得遺失物占有權的人。拾得行為是發現遺失物并實施占有的行為。接戲的行為并不要求演員有能力。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有義務通知所有人、遺失人或者其他有權占有、返還遺失物的人。在返還和交付遺失物之前,拾得人有義務按照善管人的標準妥善保管。
根據《民通意見》第九十四條的規定,被拾得物滅失或者損壞,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視物為自己的,拒不退還,造成訴訟的,以侵權行為處理。實踐中,拾得人拒絕返還遺失物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不作為占有,而是在失主要求時拒絕返還;另一種是拾得人從一開始就作為占有物,拒絕返還。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發現者都應承擔侵權的法律后果。我國立法對中間人是否有權要求賠償并不明確。從理論上講,有正面的和負面的觀點。肯定地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對索賠權作出了規定,傳統的“收錢不昧”的做法上升為法律規定,忽視了雙方實際利益的平衡,影響了法律規則的實際效力;從消極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我國優秀的傳統道德,如規定賠償請求權,不利于弘揚美德。但是,考慮到社會現實和法律的制度價值,有必要對中間人的賠償請求權進行規定。我國的社會形態已經轉變為以利益為核心的市場經濟形態。由于以利益認定為核心,賦予拾得人請求賠償的權利,可以為拾得人返還遺失物提供一種激勵機制。同時,對索賠權的規定不會使業主失去太多的利益,對業主更為有利。遺失物是指不以遺失人的意志為基礎暫時喪失占有權的財產。遺失的財產只能是動產。拾得遺失物是事實行為,拾得人不必具有行為能力。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滅失的問題。失物不是無主的財產,而是失主已經失去占有權而不屬于任何人的財產。至于占有權的喪失,則有各種不同。一般來說,財產所有人因某種原因而喪失財產;也有其他情況,如直接占有人喪失財產。對于間接占有人,即所有人來說,它是遺失物。另一個例子是,如果沒有行為能力的所有權人放棄了該物,因為他缺乏意志能力,所有權的放棄就不會成立。但是,為了安全或者其他考慮,物主將物埋在土地上或者放在某個秘密的地方。此時,物主并沒有失去對該物的占有,所以它不是一個遺失物。如果主人由于年齡的原因忘記了在哪里,那就是埋藏物或隱藏物。關于“構成遺失物的一般條件是什么”的問題,如果遺失物的條件是占有人非故意而非故意遺失,則可以認定為遺失物。丟失的財物如果被人發現,應當及時歸還,否則因價值高而構成犯罪。你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