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拾起遺失的財物是善意占有嗎?拾起丟失的財產是惡意占有。必須支付對價。第二,遺失物的處理是每個人都遺忘的財產,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的財產。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滅失的問題。失物不是無主的財產,而是失主已經失去占有權而不屬于任何人的財產。至于占有權的喪失,則有各種不同。一般情況下,業主因某種原因而失去財產;也有其他情況,
例如,直接占有人(承租人)失去財產(租賃財產)。對于間接占有人(出租人),即所有人來說,它是遺失物。再如,無行為能力人放棄財產,由于缺乏意志能力,他不會放棄所有權,只會喪失占有權,即喪失的財產。但是,為了安全或者其他考慮,物主將物埋在土地上或者放在某個秘密的地方。此時,物主并沒有失去對該物的占有,所以它不是一個遺失物。如果主人由于年齡的原因忘記了在哪里,那就是埋藏物或隱藏物。第三人轉讓占有遺失物的,債權人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第三人)之日起二年內要求第三人返還原財產,但第三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收購遺失物的,債權人要求返還原財產時,應當向第三人支付所支付的費用。間接占有失物后。債權人一般是指權利人,是法律用語,與債務人相對應,是指依法享有物品所有權和占有、使用權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物權是指債權人依法對特定物享有直接控制權和專有權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權。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兩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債權人有權要求部分或者全部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規定,債權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三十二條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的,債權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第三十七條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害,或者要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對于“間接占有后財產所有人的遺失物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梳理。間接占有后,財產所有人應當返還損失的財產。失物所有人間接擁有失物后,失物人可以在兩年內要求返還失物。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變賣不掉房產如何折價抵債
2020-11-18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