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動產交付有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節動產的交付第二十三條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起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二十四條未經登記,船舶、航空器、機動車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二十五條動產物權設立、轉讓前,債權人依法占有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發生效力時生效。第二十六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不交付的權利。第二十七條動產物權轉讓時,當事人雙方約定轉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協議生效時生效。除了實際交付(普通交付)外,還有五種特殊交付方式:一種是簡單交付。受讓人因租賃、借款、保管、用工、質押等關系實際占有動產,動產轉讓合同成立的,視為轉讓人已實際交付動產,受讓人已取得動產所有權。第二是占有權的變更。轉讓人轉讓動產所有權后,繼續占有該動產。動產出租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相應的合同,使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代為交付動產。相應合同的成立視為讓與人的實際交付和受讓人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第三種是定向交付,即返還權的轉讓。動產為第三人占有的,轉讓人應當將請求第三人返還的權利轉讓給受讓人,不得交付。讓與人將返還請求權作為實際交付轉讓,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例如,如果轉讓人將貸款轉讓給第三方,則應轉讓要求借款人將貸款返還給受讓人以供交付的權利。動產物權變動,轉讓人應當通知第三人。四是代金券發放。轉讓人向受讓人交付倉單、提單等動產權屬憑證,需要背書的,是指受讓人在交付物權憑證所載動產后取得動產所有權。第五,轉讓人辦理寄售或者郵寄的,轉讓人辦理寄售或者郵寄手續后交付貨物,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第三,物權法關于動產物權效力的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交付時起生效。”這一規定強調了一個重要原則,即動產物權在交付前,其物權屬于原債權人,并且只有在交付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動產的活動特點,毀損的風險大于不動產,因此在實際交付前,即使有動產買賣或者其他轉讓協議,物權風險在交付前由原權利人承擔,從交付時起,風險由原權利人承擔新債權人。第二十六條規定:“動產物權設立、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動產的,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而不交付。”該規定還強調動產物權在交付后生效。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只有在第三人依法占有、債權人有權要求第三人更換交付物、第三人實際更換交付物時,才發生效力。
2。第二十五條規定:“動產物權設立、轉讓前,債權人依法占有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發生效力時生效。”這是對第二十三條的補充。因為第二十三條規定“自交付時起生效”,但在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債權人依法占有動產物權的,交付時應當以債權人實際占有時確定。即生效時間以“法律行為何時生效”為準。
如果甲方購買了乙方的汽車,甲方要求在雙方簽訂合同前試用三天。三天后,甲方支付車輛款并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幾天后,交警向乙方下發了交通違章罰款通知書,違章情況是甲方在用車第二天在路口超速行駛,監控錄像記錄了這一情況。乙方要求甲方承擔責任,但甲方不同意承擔責任。A認為:在這個時候,汽車業務沒有發生。乙方認為該車自實際被甲方占有后,其物權發生了變化。
根據《汽車產權登記生效條例》,甲方的抗辯是合理的。但乙方認為“產權自甲方實際占有之日起發生變化,由甲方承擔責任”,根據本條規定,由甲方承擔責任。
3。協議生效。第二十七條規定:“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約定轉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協議生效之日起生效。”這一規定符合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原則,即:,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動產物權轉移生效時間的,法律應當尊重當事人的約定,即以合同約定的生效時間為準。在物權轉讓生效前,原權利人可以繼續占有動產物權。
如果甲方購買乙方的拖拉機,雙方在簽訂合同時約定,該拖拉機將在春耕結束后交付。雙方簽訂合同后,甲方支付1萬元交易款。春耕即將開始,由于甲方需要使用拖拉機進行耕作,甲方要求乙方提前交付拖拉機。乙方拒絕甲方的要求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登記是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特殊動產物權,即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由于這三種動產物權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容易與第三人的權利義務發生接觸或沖突,法律規定這三種物權或類似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都是“未登記、未登記”的,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優秀的第三方作戰。”這一規定非常重要,因為船舶、飛機和機動車輛是動產權利,必須根據國家法律進行登記。在依法登記前,雖然當事人之間已經發生了物權轉移,但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善意占有上述動產權利的,法律應當保護善意占有的第三人。在這種情況下,動產的設立非常重要,轉讓因未依法登記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物權轉讓合同中前兩位權利人之間的糾紛形成了共同的債務糾紛。但是,善意占有的第三人是不動產的實際所有人,有權向行政登記機關申請不動產登記。
5。第二十八條動產物權因判決、仲裁或者政府征收決定而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征收決定生效時生效。因判決、仲裁行使動產物權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人民政府作出征收決定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6。第二十九條規定,以繼承、遺贈方式取得財產權的,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2-1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交通事故訴訟漏起訴保險公司法院可以追加嗎
2021-01-10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