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建設工程和地質勘查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報批前應當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用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臨時用地補償金。臨時用地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用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臨時用地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土地可以用于搶險救災。臨時用地,災后恢復原狀,不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交由土地使用者使用;永久性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在災后6個月內申請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第二十八條規定:建設工程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臨時用地期滿之日起一年內恢復種植條件。2014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3年全國土地變化調查臨時用地審計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5號),(以下簡稱15號文件)規定,有臨時用地批準文件的、無臨時用地合同的、有臨時用地合同的、無臨時用地批準文件的四類土地不得認定為臨時用地;臨時用地批準文件、臨時用地合同的有效期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或者不在期限內;臨時用地地點與批準地點不一致;臨時用地用途經調整批準的,修建永久性建(構)筑物等設施。同時,15號文件還將臨時用地分為工程項目建設臨時用地、地質勘查臨時用地、搶險救災臨時用地、礦業改革試點臨時用地四類。其中,工程建設臨時用地細分為交通(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碼頭等)、水利(包括水電、水庫、河流、運河等)、能源(火力發電、核電、石油天然氣等)、管道(油氣干線等),而礦業(礦業土地改革試點項目除外)用地等總結起來,我們了解到,臨時用地的認定應著重兩點:一是是否依法經批準,二是是否依法簽訂臨時用地合同。未取得臨時用地批準文件和臨時用地合同的土地,或者臨時用地批準文件和臨時用地合同的有效期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不在期限內的,以及超出國土資源部批準的礦業用地改革試點范圍的土地,不得認定為臨時用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的羈押時限最長是多久
2021-02-01土地抵押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1-03-04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