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不動產登記實施后,房產證和土地證應當合二為一。具體做法是房屋與土地必須有關聯。土地在國土資源局登記批準時,其性質、用途、年限必須與地面建筑物一致。比如,商品房的用地性質必須是住宅用地,否則不能關聯,不能辦理新的房地產證。
這個房屋和土地連接的過程被稱為:墜落。
2。土地為什么不能備案?
經國土資源局登記批準的土地,其性質、范圍、用途、年限極有可能與地面建筑物的實際情況不符,二者存在矛盾。如土地規劃使用年限為50年的工業用地,開發出讓為70年使用權的住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產登記證辦不到,房子不能上市,不能買賣,不能抵押。只能老老實實地生活,使有購房需求或以購房為投資目的的業主無法實現,后果更為嚴重。首先,我們應該查清不能結案的具體原因。
我們可以委托律師向房管局等相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只有弄清具體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每個社區不結案的原因不一定相同。無論是媒體廣泛報道,還是廣大業主通過各種渠道向行政機關反映,這都是目前廣大業主試圖處理的主要方式。然而,很難預測。很可能涉及到土地利用規劃的變更和部門之間的協調。如果土地使用權發生變化,還可能涉及土地使用費問題。
作為一名律師,必須注意方法和途徑,不能采取過激的行動,否則如果采取非法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就會受到法律的懲罰。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到時候悔改就來不及了。業主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或商品房現房買賣合同時,合同中將明確約定土地規劃、用途、使用年限、房屋性質等,以及相應的違約責任。開發商隱瞞土地實際用途,以非法手段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可能構成合同法上的欺詐行為。這也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途徑。法律應該是一種選擇,這是最后一道防線。在法治背景下,所謂的信訪并不是一種正常的程序手段。有這種經歷的人應該對此有深刻的理解。恐怕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是會被引向司法程序。為什么我們拿不到房屋所有權證,也就是俗稱的房產證,卻拿不到房屋所有權證呢?小區幾乎所有業主都有疑問。凡在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的業主,都可以一看規劃用途、使用年限、土地使用權取得時間等,房屋用途和竣工時間都有明確記載。有什么問題?
2。在積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值得反思?如此嚴重的問題,為什么要積極追究責任方的責任?如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今后出現類似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的要求有哪些
2021-02-19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