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錯工資的,可以向銀行申請撤銷轉賬,如果當事人不返還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的處理方式
不當得利之債的處理即不當得利的法律效力。不當得利一經成立,當事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受損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受益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受益人返還的范圍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有所不同。
1.受益人為善意,即不知情,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時不知道沒用合法根據,其返還利益的范圍僅以現存的利益為限,如利益不存在的,受益人不負返還義務。現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態,如果形態改變,其財產價值仍然存在或可以代償,仍然屬于現存利益。
2.受益人為惡意,即受益人知情,是指受益人受益時明知沒有合法根據,受益人應當返還其所得全部利益,即時其利益已不存在,也應負責返還。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時為善意,只有為惡意的,受益人返還的范圍應該以惡意開始時的利益范圍為準。
不當得利的返還方式
①原物返還,即當原物尚存時,應返還原物。
②作價返還,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則可作價償還。
關于價額的計算方法,通說認為,當受益人所受利益為勞務時,其價額為勞務的通常報酬;當原物因附合而喪失所有權時,應以因附合對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為標準;當原物因他人侵權而滅失時,應以受益人所得賠償額為限;當原物被消耗時,應以消耗時的市場價格為準。
返還不當得利,除返還原來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產生的孳息也應一并返還.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因不當得利而產生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財產受損失的叫受害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債權。不當得利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發生的一種法律事實,因其引起此債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庫買賣合同
2020-12-07遇到強拆,拆遷戶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01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