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訴訟原告可以分為兩類:行政行為相對人和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關聯人。”“利益關系”是指行政行為對利害關系人產生調整或影響的事實。典型的利害關系人可分為七類,包括受害人、在行政復議中增設第三人的利害關系人、在行政行為撤銷、變更中涉及合法權益的利害關系人、向行政機關申訴的利害關系人。
在實際案例中,也有公房承租人作為第三人被追加勝訴的案例。一般來說,房屋承租人不具備行政訴訟原告資格。
根據《物權法》,在房屋征收過程中,政府將房屋收回國家,收回房屋所有權,只需補償對方,即房屋所有人。承租人與房屋原所有人之間的債權關系是通過合同確立的,因此承租人可以向房屋原所有人主張損失。因此,房屋承租人不具備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在公租房方面,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的公租房可以分為直接管理的公租房和自行管理的公租房。公房直管是指國家房地產管理部門擁有或者直接管理的房屋。自主管理的公有住房,是指由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組織投資建設、自行管理的住房。公租房承租人為何與房屋征收行為存在利益關系,有權提起訴訟。
由于公租房的出租人是具體的,它只能是國家房地產管理部門、國有企業等機關或單位。
2。
由于公租房業主具有一定的國家性和公益性,且公租房本身具有一定的福利性和身份性,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公租房承租人不能隨意改變或終止租賃行為。三是權利的特殊性。
公共住房租賃權屬于具有產權特征的特殊債權。一般來說,公租房承租人可以不經出租人同意,根據自己的自由意志直接控制房屋,這是排他性的,可以對抗第三人。但租賃權是以租賃合同為基礎的。因此,公租房租賃權屬于具有產權特征的特殊債權。因為我國絕大多數的公共住房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公共住房的承租人實際上是計劃經濟時代福利性住房的承擔人,長期享有廉租房的支付權,并肩居住。因此,公房承租人的經濟地位與房主無限接近。
公共住房的租賃權不同于普通住房。因此,公房由國家征收時,會導致公房承租人廉租權的喪失。因此,公共房屋承租人與征收行為存在利益關系,應當具有原告資格。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賠償沒錢賠會怎樣
2021-02-25申請行政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公務員免于刑事責任幾年后能提拔
2021-03-03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