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遭遇種種網購活動中的商家欺詐行為或交易糾紛時,消費者應注意多種途徑維權。首先,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一方面,應提前與商家確認商品承諾及售后服務,并通過截圖或其他方式保存好購物網頁的商品信息及服務承諾描述、與賣家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及付款信息、不符合約定或假冒偽劣商品的照片等證據,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如淘寶、天貓等)客服部門尋求幫助,例如要求止付貨款、協調解決與賣家的爭議。另一方面,消費者還可通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工商、價格等政府監管部門舉報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通過協商調解仍不能解決時,消費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網購也屬于買賣合同交易行為,應當遵守我國合同法有關買賣合同及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提起訴訟要選擇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在網購中,往往是通過郵寄方式完成交易,這就要考慮在郵寄中由哪方出的運費。如果是賣家承擔的運費,那么相當于是賣家送貨,由賣家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以運交買家,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買家所在地;如果運費由買家自行承擔,那就相當于由買家自己提貨,由買家委托承運人去貨物所在地取貨,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貨物所在地。
網店價格欺詐消費者覺得很不合理,請您都來律霸網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駕駛證吊銷嗎
2020-11-11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