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律程序是什么?(一)政府國土資源部門書面通知村集體和農民征地情況;(二)地方政府國土資源部門對被征地土地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由村集體、農民、地上附著物產權人三方共同確認;(3)征求村民意見,組織調查征地聽證會;(4)編制“一書四圖”征地文件,上報審批
(5)發布“兩個公告”,即征地公告和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6)對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兩次”協商和聽證(7)依法報告批準修改后的補償安置方案(8)辦理補償登記程序
(九)補償安置費用的支付
(十)在搬遷期內交付土地并完成搬遷舊房屋、新房屋、土建結構房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補償支付有明顯區別;拆遷方應當依法對房屋進行評估,并將評估報告交給老百姓,使老百姓對評估結果無異議。三問:什么是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A:農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他們終年靠種糧為生。如果政府一次性買斷了農田,那么接下來的生活又如何延續?有鑒于此,法律還規定了相應的征地補償標準:土地補償費和人員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費。其中:
(1)土地補償費=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2) 人員安置補助=安置農業人口數*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地上附著物一般為蔬菜大棚、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構筑物,其造價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4) 青苗費一般按照征地時種植的青苗進行補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具體規定。
注:年平均產值是畝地農作物的年產量,比普通百姓自己清楚得多;
在實際操作中,安置費是按照安置主體支付的,如果不需要統一安置,則交給村民自己或與村民協商同意村民購買保險。土地補償費和人員安置補助費之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對于土地補償費,村集體可以扣留一部分,但比例一般為20%-30%。不收或少收土地補償費是不合理的。
四問: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只與房東交涉,如何保護承租人的合法權益?
答:首先看租賃合同有沒有約定,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約定。如仍在租賃期內,承租人仍有被拆遷房屋的使用權,拆遷人應尋找周轉房進行過渡性安置,雙方租賃關系仍應保持,原租賃合同應作相應修改;如租賃期屆滿,承租人應向被拆遷人提出異議承租人應無條件轉讓,并承擔拒絕搬遷的法律責任。
承租人可獲得的法律賠償包括:停產停業損失(持營業執照、合法經營)、裝修費、搬遷費、過渡性安置費。五問:簽訂協議后,如果拆遷方不履行協議,我該如何維權?
A:如果我起訴對方,要求按約定履行,拒絕履行的,可以采取資金劃撥或者在房地產市場購買商品房,交給拆遷方強制履行的方式。
六問:協議簽訂后,拆遷款支付不到位,法律有沒有時間限制?
答:《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足額繳納各項征地費用。七問:如何界定誰能享有安置補償份額的主體?
答:“以戶籍為主,是否以被拆遷房屋的常住戶口為輔?!薄V劣谛律鷭雰?、已婚婦女、上門女婿等特殊主體是否有補償份額,地方政策也應考慮。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人傷非醫保如何理賠
2020-12-26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保存哪些訴訟證據
2020-12-31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