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滲漏的賠償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房屋滲漏造成損失的,由責任方負責賠償。具體補償內容如下:
1。修理漏水的修理費。
2。其他因漏水造成的財產損失。財產損失的數額,由雙方協商確定。如果協商不成,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如果確實存在漏水的事實,無論漏水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對樓下居民造成事實上的阻礙,就應該采取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2。誰應該對停止侵權負責?原則是: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它應該建立在雙方協商的基礎上,尊重歷史和習俗,遵守法律。按照總體思路,上層居民有義務提供維修協助。不履行該義務,造成損失擴大的,構成侵權,應當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誰來承擔維修費用?查明漏水原因后,無法直接確定責任。
(1)首先,我們應該找出誰負責管理這條管道。公共設施由物業負責,由維修基金支付;非公共設施應視其屬于專用部分還是共用部分而定。當事人有約定的,應當約定。如果沒有協議,則專有部分應由專有所有者管理和維護。沒有人反對,但誰負責公共部分的管理和維護存在爭議。如果說防水層是公共設施,由于是隱蔽工程,一般認為樓上居民作為實際使用人,應該承擔合理使用的義務,樓下居民作為受益人,也有相應的義務,這主要體現在費用承擔上。其次,要查明漏水原因,區分當事人過錯,確定責任主體。
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或者過錯的,構成侵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開發商責任:在保修期內,如非人為原因造成滲漏,開發商應承擔全部責任。根據《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證辦法》第七條,第一條第(二)款是指有防水要求的屋頂防水工程、衛生間、房間和外墻的防漏,為5年;第四條是電氣管道的安裝,給排水管道及設備,年限為2年,自工程竣工驗收之日起計算。
物業責任:漏水肯定不是物業造成的,但是如果物業疏于管理,或者問題處理不及時,造成損失擴大或者問題比較嚴重的,物業應該承擔責任。前者,如管道堵塞,不是物業造成的,但根據物業管理合同及相關規定,物業公司應定期檢查清理,如果沒有,則可追究物業責任;后者,如樓上違規裝修,如果物業不停,那么可以向物業要求賠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土地管理法
2020-12-25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