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訴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在我國,抗訴是法律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督權。
成立條件:
由有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提出,只有出現法定情況,人民檢察院才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能提出抗訴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提起條件: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根據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同級人民法院再審時,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三)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四)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因此,我們不用擔心人民法院的判處有錯。因為一旦人民法院的判決有誤的話,人民檢察院便會實施抗訴。所以,我們應當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不要一時犯傻采取錯誤手段解決問題。我們應當時時刻刻遵守法規法紀。若您還有其它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