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視情況而定。
如果涉及侵權應該立即叫法院撤下判決書,停止侵權,視情況當事人可以以侵犯隱私,馬上起訴。因為法院對隱私案件都不公開審理,但是公開審理案件就不涉及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二、民事判決書的內容可以公開嗎
法律規定無論任何案件的宣判必須一律公開。
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按照法律的規定可能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開庭審判都都不公開,證據材料也不公開。但不涉及宣判。
根據法律規定,無論任何案件的宣判,都一律公開進行。也就是說,判決書的內容,嚴格按程序要求,任何公民都是有機會旁聽宣判的,也就是一律公開的。早在幾年前,很多地方法院就開始試點公民可以按照規定到法院檔案部門閱卷。法院案件卷宗的正卷部分一般可以供公民查閱(副卷一律保密),只有涉及到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部分文件不能查閱,比如加密的證據材料。但判決書都可以查閱得到?,F在針對法院的審判腐敗問題,很多人提出法院判決書應該全部“上網”供查閱,但是全國法院還沒有全面施行,但有有些比較發達地方的法院把判決書都是全部公開掛上網了的。還有比如“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全國各地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的判決書、裁定書都是集中上網了的。
所以,判決書的內容本來就是公開的,不構成侵權。只有極少數情況例外,比如:
某強奸幼女案中,按照保護個人隱私的規定,判決書中應當使用被害人的化名而禁止使用其真名,但由于法院的疏忽,使用了被害人真名,導致當事人隱私泄露,這個是法院的過錯造成隱私侵權。明知這種情況,侵權人還故意把判決書的內容到處公開宣揚的人,具有明顯惡意,構成侵權。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判決書是否涉及隱私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的,有的案件是不屬于公開審理的,那么自然判決書是一種隱私了,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