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在確定傷害后無法對傷害進行評估,如何進行賠償
在確定傷害后,應進行傷殘評估。如果不構成殘疾,員工仍可以報銷醫療費和護理費,并在工傷鑒定期間領取工資。工傷認定后,具體的工傷賠償金額取決于員工因工傷延誤的天數和工資水平。企業拒不賠償的,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確認工傷后,上級能賠償多少傷殘
無傷殘,只有傷殘賠償等與傷殘有關的賠償項目,精神損失、被扶養人生活費等,但醫療費、住院伙食補貼、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等其他項目仍需根據實際損失結合證據予以補償。一般來說,如果勞動者的工傷未分級,用人單位仍需承擔工傷期間的醫療費、伙食費、營養費、護理費等費用,工傷期間的工資照常發放
如果您對評估結論(級別)不滿意或有疑問,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另一鑒定結論工傷鑒定后,可按鑒定標準計算賠償金額。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住院伙食補貼、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一次性傷殘補貼、一次性就業和醫療補貼等,單位有工傷保險的,全國工傷保險機構按標準直接發放工傷保險待遇。如果沒有保險(特別是工傷保險機構),如果無法與雇主協商解決,則應按照標準與雇主協商解決,仲裁程序可以根據《勞動仲裁法》提起如果您對勞動仲裁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對第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在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金的,可以依法向第二審法院提起上訴,根據有效的法律文件,可以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執行(3)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有效期有多長?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其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可見,傷殘鑒定應在工傷認定后進行。上級機關認定工傷后不能評定傷殘的具體賠償數額,取決于因工傷延誤的職工的天數和工資水平。如果企業拒絕賠償,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