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引發糾紛
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與一家商場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商場于2000年5月以經營虧損為由辭退了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王某等人隨后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組織報案,要求批示糾正商場的錯誤行為,維護自身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關接到王某等人報案后,經過多次深入調查取證,發現該商場不具備企業經濟下崗的合法條件,違反了企業經濟下崗的法定程序。在此前提下,單方面解除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的勞動合同屬于違約,并責令商場限期改正。在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關規定的期限內,商場撤銷了對王某等26名員工的辭退決定,恢復王某等人的工作,補發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違反經濟性裁減的法律規定,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的案件。《勞動合同法》對經濟性裁減的法律條件作了明確規定,包括所需人數、程序、法律情況,以及優先留用人員的強制性規定。在職工人數的要求和程序上,有以下規定:需要裁減職工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將裁減計劃報勞動行政部門后,可以裁減職工。關于經濟性裁員的法律情形,僅適用于下列四種情形:一、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整;二、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三、因勞動合同變更,企業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職工(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其他情形。在強制性規定方面,下崗人員應當優先考慮下列人員:(1)與本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與本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3)家庭中沒有其他就業人員,還有老年人或未成年人需要幫助。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并在六個月內招收新人員的,商場解除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勞動合同時,不具備上述法定條件,不履行法定程序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被裁減人員,嚴重違反了經濟性裁員的相關法律規定,侵害了王某等26名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依法作出責令商場限期改正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閱讀全文,您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嗎?本網站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到律霸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