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在解決有些民事爭議的時候其實可以選擇仲裁的這種方式的,一般仲裁機構也等同于是以第三者的身份,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幫助雙方來解決相關的糾紛。提到仲裁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就會想到訴訟,因為有部分人員都特別的關注仲裁與訴訟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仲裁與訴訟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1、仲裁與訴訟的區別:
訴訟與仲裁雖然都是解決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法律形式,但是有顯著的區別:
一是管轄權的取得不同。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只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而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則必須要有仲裁協議,即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或糾紛發生前、糾紛發生后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二是審理者的產生方式不同。訴訟案件的審判庭由法院指定,不能由當事人選擇;而仲裁案件,除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選定仲裁委員會、約定仲裁庭的組成人數外,當事人有權選定仲裁員。
三是開庭審理的原則不同。法院開庭審理一般公開進行,只有某些涉及國家機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仲裁庭審理案件一般不公開進行,以有利于保守當事人之間的商業秘密和維護其商業信譽。
四是審理程序及當事人的能動作為不同。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訴訟法的規定進行,仲裁過程中當事人則有較大的自由度,幾乎每一步驟當事人都能主動作為,如約定由3名仲裁員還是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是否開庭審理等等都可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不得強迫。
五是監督程序不同。我國法院實行兩審終審制,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確有錯誤,可適用審判監督程序。我國仲裁委員會則實行一裁終局制,并適用司法監督程序,即
(1)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符合撤銷裁決條件的,可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2)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有不予執行條件的,經人民法院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2、仲裁與訴訟的聯系: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專設機構審理,并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
仲裁機構仲裁的糾紛包括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有仲裁協議;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依照當事人自治原則,當事人可以選擇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以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但在一定情況下,解決爭議的選擇權就不在當事人手中。
對于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爭議的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
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的,當事人應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訴。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但當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訴時沒有聲明,法院受理后,對方當事人又應訴答辯的,視為法院有管轄權。
當事人在仲裁條款或協議中選擇的仲裁機構不存在,或者選擇裁決事項超越仲裁機構權限的,法院有權依法受理當事人一方的起訴。
首先我們說仲裁跟訴訟的管轄權,產生方式跟審理的原則,包括在監督程序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仲裁來解決民事糾紛,仲裁是一裁終局的,但訴訟可以有二審,另外仲裁跟訴訟之間的聯系主要體現在有些情況下得先經過仲裁機構才能提起民事訴訟的。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解除合同賠償是六個月工資嗎
2020-12-08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有幾種形式
2021-01-21工廠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處罰
2020-12-24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