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和企業制度企業是在一定的產權關系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的行為傾向與企業產權結構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企業在市場上進行的商品或服務交換,實質上也是產權交易。因此,要理解企業制度,必須從產權的概念入手,產權是產權的簡稱,是指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財產權的基本內涵包括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使用權、占有權、占有權和使用權,取得權和處分權是一組權利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講,產權之和相當于所有權的概念。然而,產權和所有權是不平等的。當所有權內部權力分離時,所有權只是產權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產權是指與產權客體處分有關的一組產權。在這一組物權中,所有權是核心,其他所有物權都是從所有權派生出來的(1)保護物權主體的合法權益。產權是排他性的。產權人的權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侵犯。產權功能是維護社會所有制和生產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結構的重要法律支柱和基礎(2),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權具有可轉讓性和可分割性。任何交易活動本質上都是不同產權之間的交易。明晰的產權能夠對經濟行為提供一種規范或約束
(3)為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提供制度基礎。物權強調規則或行為規范,規定了不同權利主體在財產存在和使用過程中的行為權利邊界和約束關系。產權的復雜性和明晰性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是市場經濟順利運行的法律基礎。(4)有助于解決外部性問題。外部性是指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他當事人的利益造成的損失或者便利,不能用價格準確計量,不能用市場價格補償或者支付。對于某些外部性,通過明晰產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協商,可以找到一種使自身利益損失最小化的契約安排企業制度是企業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的總和。企業制度的核心是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是以產權制度為基礎的,構成了企業制度的不同層次。企業制度是一個動態的范疇,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和演變的。這種企業制度的物質載體是小型企業組織,俗稱獨資企業。在業主制企業中,投資者不僅是財產的唯一所有者,而且是經營者。企業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經營,單獨獲得全部營業收入。這種企業形式一般規模小,經營靈活。正是這些優勢,使舊的業主制企業制度延續至今。但業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資金來源有限,企業發展有限;企業對企業的全部債務承擔主要責任,經營風險高;企業的存在和解散完全取決于企業所有者,企業存續時間短。因此,業主制難以適應社會化商品經濟發展和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這是兩人以上共同投資、分享盈余、共同監督、共同管理的企業制度。合伙企業的資本由合伙人共同籌集,擴大了資金來源;合伙人共同對企業承擔無限責任,分散投資風險;合作伙伴共同管理企業,有助于提高決策能力。然而,合作伙伴之間在經營決策上容易產生分歧,合作伙伴之間可能會出現懶惰的道德風險。因此,合伙企業一般限于較小的合伙范圍,以小規模企業居多(3)公司制。現代公司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點是公司資金來源廣泛,使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投資者對公司僅承擔有限責任,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公司擁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保證了企業決策的獨立性、連續性和完整性;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為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 P/> < P>中國企業制度演進的基本特征——< P > > P>現代企業制度是指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企業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制度。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把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為“產權明晰、權責明晰、政企分開、管理科學”。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并重申了對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征的一般要求,所謂“產權明晰”主要有兩層含義:(1)有具體的部門和機構行使占有權、使用權,代表國家處置和收益部分國有資產(2)國有資產的邊界要“明晰”,即通常所說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明確機械設備、廠房等有形國有資產的界限;其次,要明確國有資產的價值和權利邊界,包括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的價值,國有資產的權利形式(股權或債權,占有、使用、處分和收益權的分配等),總資產減去債務后的凈資產數。2.權責明晰是指合理區分和確定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各自的權利和責任。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們的權利和責任也是不同的。根據出資額,所有者有權從資產中受益、作出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人。企業破產時,所有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相應的有限責任。企業在存續期間,對各類投資者投資的企業法人財產享有占有、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并以全部企業法人財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經營者受所有者的委托,有權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企業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取得相應的收益。勞動者有權根據與企業簽訂的合同獲得就業和相應的收入。與上述權利相對應的是責任。嚴格來說,責任還包括承擔風險的內容。要使權責明晰,除了明確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等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權責之外,還必須使權責相對應或平衡。此外,由于業主、經營者、勞動者等利益相關者是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差異甚至沖突,因此要在他們之間建立相互依賴、相互制衡的機制。相互制衡,需要明確彼此的權利、責任和義務,相互監督。3.政企分開“政企分開”的基本含義是政府行政職能的分離,宏觀管理職能、行業管理職能和企業經營職能(1)政企分開要求政府將與政府職能相結合的企業的管理職能分離,并歸還給企業。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實行了“分權”和“擴大企業自主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