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簡介:
李某狀告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拖欠其2015年3月、4月、5月份工資未發放。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領《應訴通知書》時告訴仲裁員:公司已經把工資發給李某了,是在微信上通過發放“紅包”的形式把工資發給李某的。該負責人在參加庭審時把手機拿給仲裁員看,只見在微信上確實給李某發放過一筆大額紅包,但是李某的手機上無收到“紅包”的記錄,導致仲裁庭無法判斷該負責人是否通過微信“紅包”形式給李某發放工資,李某是否已經“拆”了紅包。仲裁庭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對其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因其未提交有力證據證明為李某發放過工資,最終支持了李某的仲裁請求。
法律分析:
在《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中已經明確了電子數據為合法的證據類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中又對電子數據做出詳細說明: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所以微信平臺上的信息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也屬于電子數據的一種。但是微信內容作為證據提交存在一定難度,第一是如何確認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現在我們使用的微信并未要求實名制,所以就存在微信的使用者是不是當事人本人問題;第二是微信聊天內容作為證據使用的完整性,微信中有刪除對話內容的功能,如果只是取其中的幾句對話作為證據使用,也不能作為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述。
目前對于確認微信使用人身份只能依靠當事人自己承認或者是電子數據發出人認證材料又或者是由騰訊公司做出協助調查,由于缺乏明確的認證規則和專門的電子證據鑒定機構,如若不能確認微信使用者的身份就無法確認微信證據在案件上的關聯性。
溫馨提示: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工資或者是涉及資金往來最好是現金或銀行轉賬,使用微信發“紅包”會造成舉證困難以及增加電子證據認證的難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葬費可以立遺囑嗎
2020-11-15合同保證金的法律規定
2021-01-30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茂名電白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