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前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且承諾自愿要求公司不為本人在就職期間購買社會保險,并同意接受公司給予的補貼。這樣的承諾合法有效嗎?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勞動爭議案,法院認為原告某藥業公司未與被告徐某簽訂勞動合同違反了法律規定,應向徐某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故判決藥業公司支付徐某二倍工資的差額部分15400元、經濟補償金7375元。
2011年8月中旬,徐某與一外省藥業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在成都某知名藥店從事藥品銷售工作,徐某填寫了員工入職表,但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隨后,公司與徐某又簽訂《員工不購買社保(申請)承諾書》,內容為“一、本人作為公司正式員工,自愿要求公司不要為本人在就職期間購買社會保險,并同意接受公司給予的補貼。二、本人在做出本承諾書后,不得在事后以公司未為本人購買社會保險為由要求與公司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或要求公司承擔經濟補償金。三、本人簽訂本承諾書完全出于自身真實意愿,自簽訂之日起,即時生效”。
2013年8月,徐某申請仲裁。次月,徐某以公司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為其繳納社保為由,向公司郵寄了《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仲裁裁決被申請人藥業公司支付徐某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部分32450元,經濟補償金14750元,補繳相關期間社會保險費等。
藥業公司不服仲裁裁定,依法起訴到法院。法院庭審查實,原告是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發放工資,徐某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2950元,其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不包括提成)為1400元。
法院一審認為,原、被告之間建立勞動關系,應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原告卻未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向被告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其中二倍工資應以正常工作時間所獲工資數額即1400元/月為計算標準,不包括非常規性獎金及風險性項目收入等,經濟補償金依法按2.5個月工資標準計。至于補繳社會保險費,系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社保機構就欠費等發生的爭議,屬行政管理的范疇,法院不予處理,故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說法】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個人承諾無效
本案承辦法官舒興波表示,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其目的是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相對來說,用人單位是占主導地位的,一般處于強勢,而勞動者處于被動地位,相對弱勢。現實生活中,往往是用人單位不愿簽訂或不愿履行勞動合同,本案情況則比較特殊。若以個人承諾放棄社保、補償等來維系相關勞動關系,就容易使勞動者處于被動、脅迫地位,使相關規定成為一紙空文。
該案也再次警醒相關企業,妄圖以合法形式來掩蓋非法目的是行不通的,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現實中必須嚴格落實勞動合同制度,不能存有不簽勞動合同就可以不買“五險一金”的違法心理。建立勞動關系,就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這既是切實保障員工享受的社會保險權利,同時也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給他人以漏洞、可乘之機,免受不當侵害。
來源:人民法院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官司的訴訟費交多少
2021-01-13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