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勞動糾紛訴訟時效有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之分,普通時效為三年。特殊時效方面,符合《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情形的,訴訟時效為1年。因涉外貨物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期限為4年。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
以下為詳細解釋,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參考民事訴訟時效內容: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規定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從規定時開始計算。規定按照日、月、年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天不算入,從下一天開始計算。
期間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后一天。期間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時間為二十四點。有業務時間的,到停止業務活動的時間截止。
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多久
申請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間還不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在有的行業,尤其是建筑業,拖欠工資問題比較突出,工人的勞動報酬很多到年底才結算;還有些勞動者為了維持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對用人一單位拖欠勞動報酬的行為不敢主張權利。如果都適用一年的仲裁期間,不利于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已經終止的情況,則沒有維系勞動關系這樣的顧慮,因此本條第四款作出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的規定。
綜上,勞動報酬仲裁時效一般為一年,而要是訴訟時效的話則一般就為兩年,這是不同的兩種時效,適用的程序實不同的,大家一定要區分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異地工傷社保能賠償嗎
2020-12-05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0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