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眾籌模式,如何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
首先,如何在玩眾籌時規避刑事和行政法律風險正如我之前所說,眾籌可能會違反兩種刑事法律風險和兩種行政法律風險。事實上,行政法律風險與刑事法律風險密不可分。不符合刑事立案標準的為行政違法行為,符合刑事立案標準的為刑事行為。因此,將刑事法律風險與行政法律風險并列更為簡潔此外,由于眾籌的類型不同,我們將根據不同的眾籌模式逐一分析如何規避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債權眾籌的一般形式是P2P模式,最有可能的刑事罪名是非法集資犯罪,主要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屬于公安機關司法機關的受理管轄范圍。同樣,如果不符合非法集資的刑事立案標準,就可能構成非法金融行政行為,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處罰范圍,那么如何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呢?在當前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積極開放的態度下,債務眾籌可以創新,但不應觸碰法律紅線。如果不觸及央行官員劃定的三條法律紅線,債務眾籌可能會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或行政違法風險。具體如下:
第一條法律紅線:目前比較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P2P平臺將貸款需求設計為理財產品的銷售,使投資者的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賬戶,生成資金池
第二條法律紅線: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P2P平臺未履行借款人身份真實性驗證義務,甚至發布虛假貸款目標
第三條法律紅線:這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即P2P平臺發布虛假貸款目標,按照上述三條法律紅線,采取借新還舊騙取資金的龐氏騙局模式,作為一種債務眾籌,充分定位中介平臺,回歸平臺中介的性質,為投資者和基金需求者提供精準的點對點服務,不直接辦理基金,不以平臺為基金需求者提供擔保,不以平臺承諾回報,不為平臺本身募集資金的,不得設立資金池。而要嚴格審核融資方信息,嚴格防止發布虛假融資信息
如果債權眾籌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嚴格遵守法律紅線,債權眾籌可以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
股權眾籌如何規避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目前,股權眾籌是法律風險最大的一種,也是未來發展空間最大的一種。最有可能發生的刑事法律風險是證券違法犯罪,屬于公安法的接受和管轄范圍。同樣,如果不符合刑事立案標準,就是證券行政違法行為。那么,如何規避非法證券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呢?目前,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持積極開放態度,中國證監會已開始對股權眾籌相關問題進行調查。股權眾籌可以創新,但不要觸碰法律紅線。我個人認為,股權眾籌的以下六條法律紅線是摸不著的:
第一條法律紅線:不向非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第二條法律紅線:不向超過200個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第三條法律紅線:不允許發行以廣告、公開勸說、變相公開發行等形式入股
第四條法律紅線:嚴格履行出資方身份和項目真實性的核查義務,第五條法律紅線:審核投資者資格,告知投資者投資風險第六條法律紅線:如果股權眾籌能夠做到上述幾點,并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平臺本身不得公開發行法律紅線,股權眾籌可以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
在具體操作層面,作為股權眾籌平臺,要做好需求兩端的嚴格審核和約束,嚴格審核投資者資格,并告知他們投資風險。只有注冊和嚴格審核的投資者是合格的,我們才能看到投資者的項目。同理,平臺需要嚴格審核項目發布者的股東信息、產品信息和公司信息,必要時進行實地檢查,并在法律、財務、商業等方面進行盡職調查。在需求對接方面,一次只允許不超過200名投資者看到推薦項目。具體的投資談判需要面對面線下進行。為避免人多代持帶來的問題,選定的投資者應設立有限合伙企業共同投資。通過嚴格設置,避免觸碰上述六條法律紅線
如何規避刑法或行政法風險相對而言,回報眾籌是法律風險最小的眾籌模式。但是,如果回報型眾籌不能正常運作,如果融資方有機會發布虛假信息,就可能觸動集資詐騙的刑事法律風險。如果不符合刑事立案標準,就可能構成金融行政違法行為
為規避上述法律風險,我認為眾籌回報不應觸碰以下法律紅線:
第一條法律紅線:嚴格審核項目發布者信息,相關產品或想法的成熟度,避免發布虛假信息第二條法律紅線:嚴格監管募集資金,確保收益產品按合同約定執行第三條法律紅線:眾籌平臺對項目發起人不承擔有償擔保責任眾籌可以做到以上幾點,嚴格遵守法律紅線,那么有償眾籌就可以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
4.捐贈眾籌如何規避刑事法律風險
如果捐贈眾籌運作正常,就不會有法律障礙。但如果被虛假公益項目信息的發起人使用,可能觸犯集資詐騙的刑法紅線,以規避上述法律風險,我認為,要注意不要觸碰以下獎勵眾籌的法律紅線:第一條法律紅線:嚴格審核項目發布者的資質和信息以及公益性項目的情況;第二條法律紅線:嚴格監管募集資金,確保公益性項目資金專款專用
如果公益性眾籌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并嚴格遵守法律紅線,公益性眾籌就可以規避非法集資的刑事法律風險
其次,如何規避眾籌中的民事法律風險如上所述,眾籌中仍存在諸多民事法律風險。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民事法律糾紛,我們在眾籌模式的設計和具體交易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細節,并用法律文本來固化每一個細節,避免因協議不明確而引發糾紛。具體內容如下:1.作為眾籌平臺,應該建立眾籌規則,參與者必須遵守眾籌規則,相關各方應該與眾籌平臺有比較完整的協議。如果協議是網上完成的,就要通過電子簽名的方式進行,平臺要做好流程和文檔管理,對于需求雙方,要簽訂具體的債權和股權投融資協議。如果他們在網上做的話,可以使用電子簽名,平臺應該保留完整的電子文檔以備將來參考
3.為了避免糾紛,在眾籌過程中,作為眾籌結構中的三方,投資者,投資者,投資方,有必要簽署一份代表持股的協議
,平臺和需求方(眾籌發起人)應根據各自在交易中的地位,明確各自的職責,簽訂相應的法律協議。如果有更多的第三方(如基金監管機構和gua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債務履行期限過了怎么辦
2021-01-21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