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變更勞動合同如何補償?
如果公司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如果員工不同意,可以拒絕。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合同的,才能要求經濟補償。如果業主提出終止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可以要求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內,按照有關規定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標準的平均工資《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違約和解除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應根據違反或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拒絕支付加班工資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應當按照當地工資的25%支付額外工資和經濟補償
(2)因勞動者患病、受傷或者不稱職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給予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對身患重病、絕癥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增加醫療補貼。大病增加不低于醫療補助的50%,絕癥增加不低于醫療補助的100%。(3)用人單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更換工作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的工作時間,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工資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三倍的,最多支付十二個月的經濟補償金p> (四)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而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在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以上就是你的問題的答案。經濟補償在合同中有廣泛的規定。在許多情況下,將支付經濟補償。但是,如果員工主動出擊,他們一般沒有經濟補償。沒有勞動合同的,要保護自己。你可以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東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估價交稅
2021-01-04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