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行法律,勞動者要求繳納社會保險的,應當向勞動監察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
此外,請求更正人事檔案,退休手續和工齡確認不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范圍內,不應提交法院審理誤解二:自愿放棄的權利可以重新主張。法律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根本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補充簽訂勞動合同達成協議,補充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可以追溯到用工之日,除非勞動者能夠證明反向簽訂補充勞動合同不是其真實意思,否則應視為勞動者自愿放棄要求雙倍工資的權利,要求雙倍工資,不予支持例如,小明于2014年加入一家公司,但公司直到2015年才與他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在2014年至2017年與小明簽訂了補充勞動合同,小明于2016年離職,想追究公司在2014年至2015年間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如小明的要求,不支持
誤解3:勞動者因工負傷,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用人單位拒絕申請的,勞動者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人民法院受理因工傷待遇引起的勞動爭議,是以認定勞動者的傷殘程度為依據的。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未作出工傷認定結論的,勞動者向法院提出的工傷待遇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受理后駁回起訴)誤解四: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可以按照規定隨時主張權利,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由發包人控制和管理的,發包人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用人單位保存勞動合同文本、工資支付證明、考勤記錄等,現行規定要求保存期限為兩年,用人單位在此期限內承擔舉證責任。2年前提出索賠的,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提供證據,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勞動者因個人原因、身體原因、家庭原因和其他原因申請辭職,并以用人單位欠薪、欠社保為由要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一般很難得到支持誤解6:勞動合同可以隨時解除,根據《勞動合同法》,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單方面終止勞動的權利并不是絕對的自由。法律之所以有時間限制,是為了確保用人單位有合理的時間尋找接班人,確保公司業務的延續。如果雇主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因雇員突然辭職而遭受經濟損失,法院一般會支持其賠償要求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