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告知義務主體
在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中,當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一時,被保險人是否應承擔如實告知義務呢?我國保險法僅規定投保人是告知義務人,但在實際操作中,保險人均會詢問被保險人,要求其如實告知相關事項,因為被保險人對于其自身的生命健康等情況知之最詳,保險人的做法無可厚非。在目前尚無明確解釋的情況下,當被保險人不履行告知義務時,應可歸責于投保人,認定其未盡告知義務,因為投保人應當知曉并應告知與其關系密切的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
2.關于不可抗辯條款
不可抗辯條款限制了保險人經過若干年后解除合同的權利,以保證人身保險合同的穩定性。實踐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投保人在繳納了四五年的保費后,發生了保險事故,要求理賠,但保險人在此時舉出了證據,認為投保人在訂約時違反了告知義務,要求解除合同,并不予支付保險金。由于我國保險法并沒有不可抗辯條款的相關規定,在此情形下,法院會面臨兩難選擇,支持投保人則于法無據,支持保險人又有悖公平原則。因此,這個問題有必要立法或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
3.關于如實告知義務的范圍
實踐中,保險人與投保人經常就如實告知義務的范圍各執一詞:保險人認為,就保險標的的有關事實,投保人均應如實告知,包括詢問之事實及未詢問之事實;但投保人認為,對保險人未詢問之事實其無義務告知。筆者認為,對如實告知義務范圍的認定,應僅限于保險人書面提出詢問的投保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事實,而對于保險人詢問之外的事實,即使具有重要性,投保人也不負告知義務。保險人設計的投保單和風險詢問表,是保險人提出詢問的書面形式,其中所列的詢問事項,應認定系投保人必須如實告知的事項。書面詢問之外的某一事實是否屬應告知事項,該判斷是“法律問題”而非事實問題,顯然不應由投保人承擔此義務。
4.關于區分故意與過失
根據保險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與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所導致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因此,應注意區分義務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可以結合投保人的年齡、健康狀況、職業、文化教育程度及保險人是否已經明確說明等情形綜合分析。一般而言,如果義務人“帶病投保”,即出現疾病后迅速投保,或者長期患有某種重大疾病,該重大疾病亦屬保險人書面詢問的內容的,則其隱瞞的主觀故意是比較明顯的,應認定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至于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應僅限于義務人的重大過失。因為從目前保險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析,投保人多數缺乏保險專業知識,要求其對自己的行為持高度注意之義務,未免過于苛刻。
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鄭*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買了一套房,婚后又買的房算第二套房嗎
2021-02-21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婚姻外遇如何處罰?出軌對離婚時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