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因工負傷和工傷離職待遇一樣嗎?
非因工負傷和工傷離職待遇是不一樣的,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用人單位應當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支付病假工資。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七條、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非因工負傷,停工治療休養的,在法定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和疾病救濟費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按照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依法自主確定支付辦法。
工傷職工離職后可以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的待遇,工傷人員離職時可以得到以下兩種補償:
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1)工傷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
2)工傷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至十級傷殘,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一次性支付的醫療保障費用。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對因工傷致殘的勞動者給予的一次性職業傷害補償。
1)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2)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3)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4)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工傷認定的標準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如果員工是因為工傷離職的,最起碼和公司是有一定關系的,但是非因工負傷離職的這種狀況完全是個人身體或員工個人原因造成的。用人單位根本就不需要對這種狀況承擔任何的責任,支付病假救濟金那都是國家法律制度在單方面的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最新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工傷待遇糾紛案怎么處理?
工傷待遇糾紛能先予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